江東道與兩浙道的交界附近,太湖北岸的常州境內。
外貌消瘦狹長的江東並兩浙討捕大使魏臣魏臣,也在指揮著部下對陣這四面八方如潮一般湧過來的大雲教軍,
與之相比的是他手下力量對比懸殊,但是卻相對精悍幹練的多的戰兵們;在他們的結陣面前那些大雲教軍,就像是撞碎在礁石上的浪花,只能在撕裂的粉身碎骨之後頹然的洩流下去。
只可惜,這些參加過北伐歸來而身經百戰的善戰老卒只是少數;負責左右兩翼掩護和接戰的,更多的是從地方調集而來的州軍和團練兵,乃至臨時徵的壯勇和鄉兵,可以說,除了一身裝備行頭上稍微整齊一些之外,就與對面那些衣衫襤褸武器雜亂的教賊們,並沒有什麼兩樣了。
而在這些衣衫襤褸蓬頭垢面,高喊著口號而狂熱異常的教賊前赴後繼的攻勢如潮面前,他們卻沒有能夠揮出多少優勢來,反而被逼迫和擠壓的節節後退;不斷有人被撞倒掀翻拖出自己的陣列,而當場奪走武器和鎧甲。
只見得中軍大旗附近,蹲伏成上下三排的火銃橫隊中煙火炸響,那些衝上前來的大雲教軍,就在飛快的土崩瓦解下去。
這隻火器部隊因此也成為了著一片混亂的戰場當中,支撐著以寡敵眾官軍們的中流砥柱和主心骨了。
按照他的計劃這種定期對大雲賊動的主動攻勢,不能如期的解臨安等幾個孤城之圍,但是多少也可以牽制和減輕這幾個名城大邑的壓力,對朝廷方面也是一種有力的表現和交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能夠抵達太湖以北就是他所能用兵的極限了,一方面是實力有限和後路供給過長,消耗漸大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沒有足夠給力的水師,來對付這些以大湖為根據,流竄於水鄉河網之間的太湖水賊。強行孤軍深入的話就很容易被擾亂和切斷後路,而導致後繼無力的失敗結果。
而這裡一帶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雖然幾經戰火而殘破凋敝,但土地肥沃而各種資源產出的潛力還在,只要能站穩腳跟之後好好的屯墾和經營,還是能夠提供相當部分駐軍的衣食所需的。
而戰場中這隻作為中堅力量的火器部隊,也是他這次北伐歸來之後的收穫之一,作為協同作戰過有在諸事相當配合上的情分,他不但在淮地用那些北地流民的青壯給補足了麾下行伍,還得到了淮鎮饋贈的三千多隻火銃和幾門打散彈的鑄鐵小炮,還派出教官協助訓練之後,才成就了現今的規模和氣象;
只是這火器一旦成規模之後,固然是可攻可守的相當好用,但是相應的子藥消耗卻是不見得少的;而且大江南北都不見得有所產出,還是得想辦法從淮北道那邊獲取的。
於是他在江東的攻勢和戰鬥當中,也就兼帶了從地方收刮人口和各色資源的任務;待在手中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後,再裝船送到淮東海州去換取相應火藥、備件、罐頭口糧等的軍需物資。也算是兩取其便的後續合作下去,至少在擊破和殲滅這些盤踞在兩折,而流毒江東、江西之間的大雲賊之前,是需要這樣做的。
而在驅使這些地方人馬協同作戰等額過程當中,他也是在用他們做變相的練兵;直接用戰場裁汰掉那些不合時宜的老弱和無膽之輩,最後剩下來的自然可以挑挑揀揀的補充進自己的麾下。
採取這種權宜之法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在他手上並沒有太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就算是江東和兩浙尚未淪陷地方的財賦,也不是盡數可為他這個名義上的江東並兩浙討捕大使魏臣所用,而是要專供江寧別都度支的;
初來乍到任上的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不過是南下帶過來的,五千多兵馬和兩千多武裝伕役,外帶就食浙北幾個州所獲的一點積存而已。
而能夠讓那些地方豪族大戶士紳,在正常的賦稅徭役雜捐之外,又額外想方設法咬牙籌措出錢糧,輸供和支援他的理由,則是一旦那些大雲教賊所佔領和竊據之後,抄家破族吃大戶玉石俱焚的可怕前景。但是他們能夠提供的幫助和力量也是有所限度的。
正所謂是窮則思變的基本道理而已,在平叛的同時他也必須為自己和部下的壯大尋找出路和前景。
而作為東南財賦重地的江東兩浙,素來為人口稠密而土地兼併嚴重的重災區,再加上歷次的動亂和徵,讓地方拼比不堪而破產流離失所者無數;因此號稱要建立地上神國,而讓教眾共衣食均貧富,互利互助的大雲教,才能有足夠的土壤和機會,在戰後的亂局當中迅猛起事。
雖然現在到了繁華富庶地區之後就有些不思進取起來,但是原本鼓吹的交易和口號,在社會底層還是相當具有蠱惑力量的。許多城邑就是被這些飢而無食卻又因地方處置不當的底層人等,給裡應外合給輕易掀翻了淪陷下去。
因此,如此之多的饑民流離在地方,始終是一個大大的隱患;雖然以他之能沒法從根子上解決這些問題,但卻可以採取治標之法來延緩這些隱患的爆,比如講他們都強制收容起來打包送到淮北去;
雖然在路上估計會死掉不少,但是與那些地方士民商紳而言,自然就沒有了多少大雲教乘勢而起的可乘之機了,也是各種相當配合和出力奔走的態度。。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