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著最後一批的,黃龍府府寬城城中已經塵埃落定,但是城外的零星戰鬥卻還是66續續的持續了好幾天,才完全消停下來。
城郊原野當中遊獵的淮軍騎兵和步騎隊,還有附從藩兵的遊騎,仍舊在漫山遍野的搜捕和圍剿那些散落在黃龍府周邊的潰兵和一切可疑的人士。
而第一批迴程的隊伍當中,除了從黃龍府境內收刮的戰利品和傷員之外,則多出大量的婦女和孤兒來,都是在當地衣食無著情況下,以很低的代價被招募走或是主動賣身投靠的。
戰火的摧殘固然讓無數當地人家流離失所,但也給了我們這些外來者提供了較少的付出和代價,就得以重整局面和培植代理人的機會。
但作為最大的收穫,還是來自這些前博羅會的殘黨,隨著那個名為粟姬的女人一起主動站出來表明身份的大概有一百多號的各色人等,其中各行各業三教九流的人士都有;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在淮鎮的統一監管下,用餘下的時光和生命來償付過往的敵對行為,和為淮鎮的事業揮最後一點價值。
而黃龍府境內作為博羅會在安東北地重要據點和經營滲透了數十年的地區,雖然在在各種勢力和影響都大幅縮水的情況下,還是保留下來的一些東西。。
作為對方的誠意和姿態,當然不僅僅是送這麼一個女人,讓我為所欲為一逞私慾那麼簡單了;我很快就拿到了對方交出來第一批關鍵性的書薄名冊;
其中包括了各種歷代積累下來的山川地理、風物民情的資料和情報,當地物產和經濟活動的歷史記錄等等。
以及大量對方所掌握的組織架構和勢力分佈,牽涉到相當部分博羅會核心成員和骨幹分子,基層人員和外圍協作者的名字,以及簡單的出身背景來歷和現狀,還有就是博羅會直接和間所掌握的產業和經營專案,
雖然其中大多數已經名存實亡或者說沒有太大意義了,因為不是毀於戰火,就是因為各種緣故流散或是票抹掉,再不然就是是在鞭長莫及,或者乾脆就是已經落入淮軍的掌握和控制之下了;
但是多少還是有所參考價值的,比如他們所展過的外圍和眼線什麼的,只要稍加投入就可以接管或是重新運作起來。
而且同樣的東西,在博羅會這群喜歡在某後籌劃陰謀和攪擾是非,卻又眼高手低缺乏明面上強大執行力和足夠武裝保證的野心家手中;
和掌握在淮鎮這種已經展成熟而運作周密的政權體系手中,完全可以揮出更多不一樣的效果和價值來;
畢竟,對方追求的主要是單方面的利益,無論是顛覆勢力或是挑起動亂,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但顯然淮鎮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各方面追求上,更有大可作為之處。
。。。。。。。。。。
與此同時,
遼東灣,平郭縣、蓋山鎮境內,
在大片鹽沼灘塗上所新開闢的歷林港今營口附近),一支船隊也在碼頭棧橋上攘攘的人流面前緩緩靠岸。
只是他們打著的旗號與通常所見的淮地旗幟不同,而且船隻的形制和樣式也更加偏向於南方的閩浙一帶風格。而船上下來的各色人等,也多數帶著某種充滿期許又坎坷不安的表情。
隨著這些船隻的相繼靠岸解除安裝,不但有有大量的物資被裝運上碼頭,還有許多揹著包袱的外來移民,也帶著惶惑而茫然的表情,踏上了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
自從攪擾的天下大變的兩次北伐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