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日新月異,與日劇變啊。。”
剛剛抵達徐州的前夷州桃山糧臺大使鄭艇也在感嘆著,打發走了自己的跟班,而獨自在這街頭上閒逛這打量著沿街的市井風貌。
筆直成排的桃李杏等行道林木樹蔭之下,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如織人流當中,廣府風格的騎樓,江南韻味的雨簷飛角,夷州特色的雕花竹木邊欄,安東形制的麻石立柱,還有淮北本地的漆彩拱架和北地風味的縷空窗閣,交錯掩映在點點繁華盛開怒放的花卉園圃綠意盎然帶當中,
據說這是徐州彭城,如今應該叫歸元府內的巡城司所強制要求的事物;但凡是在超過五十尺寬的沿街有所店面的存在,都必須在門前規劃和預留出相應規格的綠化用地來,以種植相應的花卉和草木。
而隨著夷州的平定和作為南北中轉據點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他也在外地做了好幾年冷板凳了。
所謂的糧臺大使在當地固然是風光一時,而號稱掌握了地方諸多資源和經濟命脈,也絲毫不為過。但是怎麼又比的上直接進入淮鎮的中樞,而全力想著權利核心靠攏而更有機會和前景呢;
更何況隨著澄海世子之亂當中,淮軍如雷霆掃穴式的徹底平定和接收了夷州的管領職責之後;在新設立的夷州善後留守衙門的幾位重量級人物面前,他這個原本負責轉運軍需和籌買地方的糧臺大使身份和職權,就不免變得有些尷尬和交疊起來,而讓人有些無所適從了。
因為當地最大最有勢力的宇文藩,都已經實際上成為淮鎮間接遙控下的所有物,而在淮鎮駐留的海陸軍事威懾之下,其他諸侯藩家都小心翼翼的侍奉和逢迎這淮鎮的大多數需求;
再加上夷州東西的兩個大港,都變成了淮鎮擴增後的南洋水師核心駐地之一,在東南各道的沿海海面上,已經沒有能夠挑戰和對抗的存在了,相應走貨販私的需求也就自然基本絕跡了。
他由此在任上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和價值,也就自然與日俱減而不可避免淪為邊緣化了;事實上在大多數時候,除了定時組織和點檢發運往淮東膠州的船團物資之外,他已經沒有多少事情可做了;
雖然依舊待遇優厚而頗有身家,但為此閒置下來的他,也很是坐困惆悵和失落的沉溺於酗酒聲色好一段時間,
但是,好在現今隨著淮鎮發起新一輪內部的整肅,以及相關部門人手的缺位的調整、轉任和提拔活動;作為諸多外派負責之一的他,也終於等來了自己期待許久的招喚和改任的命令。
這也意味著,那些年的事情總算是已經過去了,自己一時動搖和疏忽所付出的代價,也就可以到此為止而重新開始新一段的人生歷程了。
他一邊感慨萬千的思慮著種種過往,卻在一個賣早食的路邊攤鋪上隨便找個位置坐了下來。這是一個賣熱騰騰的雞油粥和沃飯的攤子,沿街擺開的小坐短案上,已經擠了好些身影了。
所謂的雞油粥,就是將雞宰殺後剩餘的雜碎,洗淨切碎用油炒再加水米煨成的粥湯;
而沃飯則是嶺外廣式蓋澆飯和扶桑傳過來茶泡飯的混合變體,用的是店家一天賣完的剩菜殘羹,加入重口調味煮成濃湯,而舀一勺澆沃在蒸熟的糙米飯上,連湯汁和沉底、米飯一起享用的吃法。
因此實際上所費不多,看起來卻是豐儉有餘,只消十二個小銅子就可以葷素搭配的享用上一頓,也是那些做一天算一天的市井底層人士,最喜歡扎堆的地方。
他點了小份的雞油粥和酸湯子沃飯都端了上來,再要來一碟黑乎乎的醬溜蘿蔔秧子之後,才有一個身影走過來坐在他的身邊,
“你來的委實太慢了。。”
“沒法子,光在街上被堵了好幾次。。”
“堆聚在這城裡的人,實在太多了些。。”
今天,是他約好在這裡和自己的競爭對手,別號肥孔而漢名宇文基督的小孔特里諾亞見面。
“你居然還記得我的口味。。”
對方已經毫不客氣的坐下來,將冒著酸味的沃飯拉到身前,而呼嚕呼嚕有聲的大快朵頤起來了,他看起來清瘦了許多,而穿著布衣坐在一群社會底層販夫走卒當中,居然絲毫也不見得有多扎眼。
這位顯然也是這次淮鎮內部整肅後,因此得以受益的物件之一。作為千里帶著人船前來投奔的域外人,他也有相應的甄別和觀察期;這次卻是因為國朝公女下嫁的緣故,那些宇文家出身的小主母,也開始未雨綢繆的進行佈局,而表現出開始提攜他這個新認遠房舅老爺的態度。
故而,無論他們在夷州島上的時候是如何明爭暗鬥的競爭和相互忌憚過,或又是私下裡因為同病相憐的惺惺相惜,而得以坐在一起飲酒和召妓過,現在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這也許就是他倆各自赴任之前,最後一次私下見面而開誠佈公的機會了。
“話說艇爺,這次去處確定了麼。。”
一起吃了大半碗沃飯之後,肥孔這才摸著嘴巴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已經確定了,乃是民曹所屬。。”
鄭艇大大咧咧的喝了一口雞油粥,被箇中腥味燻得微微皺起眉頭道
“居然是民曹,而不是舶務司?商椎局,或又是海漕司?。。”
肥孔略微驚訝了下,居然就任的是這個留後府八行四十七曹之中,屈指可數的大曹之一。然後他卻又想到了什麼不由笑了起來。對方身為人販子世家的出身,被用在這裡倒也沒什麼錯。
“不會是民曹的訓管司把。。”
“好吧,這也勉強算是你的老本行當了。”
“以你現今的品秩,最少也應是副主事的職級吧。”
“誰知曉呢。。不過還是承你吉言好了。”
鄭艇有些無奈的扒了幾口之後,才有些勉強的放下碗來,將其中的雜碎挑到一邊而反問道,
“那你又是什麼去處呢。。”
“貌似不是正式的衙門,而是衙外的總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