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北部半島,已經展為一處新興城邑的桃山港,如今正是帆幅林立,船影憧憧的紛忙時節。.
為了趕上春天開航的信風和浪潮,大多數往來北地的船商,早早就冒著依舊凍人的寒潮和湧浪,匯聚在了這裡,以求抓住最新的商機和財路。
而在港區最大的一處建築之內,也正在擺宴慶祝。
“艇爺,恭喜艇爺了……”
作為外地船商代表之一的胡靜水。大聲的恭維道
“真是可喜可賀啊……鄭大使臣”
“說什麼見外的話……”
雖然努力想表示出某種矜持和城府,卻禁不住已經笑的合不攏嘴,渾臉褶子都在盪漾的鄭艇,也在不停客氣而謙遜的擺手道
“這還不都是羅帥的抬愛……”
“當年蒙羅帥在廣府不棄……才有了俺現今的一切”
“飲水思源,理當更加好生報效才是啊……”
作為新鮮出爐的行桃山糧臺院副大使,實際駐留當地的負責人,雖然不是科班資序的正途,但好歹是從六品下的官身,放在南朝國中排資論序,也是一個下州刺史,堂部下僚的主事或是郎中的級別了。
對於人販子家世的鄭艇來說,也意味著苦盡甘來的終成正果,野雞飛上枝頭變成鳳凰式的脫胎換骨了。起碼他的下一代,有了這身份和門第的蔭庇,就可以官家子弟的出身,直接參與國朝的入學、科舉和仕官。
而僅限雞籠山一隅的糧臺所升格為糧臺院,變化的也不僅僅是名頭和級別規格而已,還有擴大職權與影響力範圍的諸多好處。
起碼,大可以“為了保障前方軍需”“督辦地方籌糧”的名義,名正言順的獲得介入夷州地方和藩家事務,相應的突破口和官面上的理由了。
而不會是像在之前那樣,遇到宇文藩生的變故和意外,空有一地的實力和資源,卻只能遮遮掩掩的暗中干預和在背後使力,以免引起當地藩家們的普遍反彈與排斥了。
而作為另一個小圈子的焦點,外貌粗豪的宇文拔都坐在另一邊的不遠處,頗為自得的偶然舉杯示意,卻始終控制者自己的酒量而左右顧盼的打量著其他人。
與他相映成趣的,則坐在對面身材健碩的源九郎,他毫無風度和氣質的據案開懷大嚼,眼中似乎除了菜餚之外就別無旁騖了。
因為他們也有各自慶祝的理由,作為升格為桃山糧臺院的附帶福利,他們也得到各自的官方身份。
宇文拔都成了糧臺船務總辦,源義經則是分巡海道檢事官。至於其他一應人等各有職分,雖然品秩等次不一,也算是進入體制內的官家人了。
雖然,都只是剛入九品的末微資序,還是臨機權設的差遣職,但這可是比那些拿錢捐來,只能當做頭銜聊以自慰的散官、勳職,含金量更高的東西啊。
雖然在仕官方面收到相當程度的限制,但在吏部的官員名籍之中,有正規的備案和落檔,也同樣可以參與到資歷的堪磨當中。只需哦為日後轉任、升遷的資歷考評當中。
而對於淮東鎮所屬的勢力和外圍來說,有了這個官身,帶來的各種好處和便利,以及權勢的外延就更加不止這一點點了。
比如可以名正言順出入東南沿海各港,優先獲得修理和補給的便利,以及在夷州沿海備敵巡防為名,攔截和檢查過往的船隻和人客貨物。
尤其是後面一條,對於掩護婆羅洲夷州聯合船團,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各種販運走私,兼帶打擊潛在的競爭對手,有著極大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