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

雖然南朝已經稍顯出,某種老大積重的頹勢和暮氣,但是基本除授軍職的程式,還是要走一大輪的。

我得先到兵部下的慕應處,交還之前東南招討行司的腰牌憑身,然後另行登籍造冊;然後再到樞密院下屬的部門,報備出身三代,換取新的憑身文字;然後再以備選武官的身份,到總綱參事府去面授資歷……林林總總跑了好些個衙門。

因為是特任薦拔,因此一次性要把所有的手續和前後於系,都一起做齊全了,因此比起別人要麻煩一些。

自然有專人陪同我去辦理,兼帶打點前後,幾乎沒有怎麼拖阻,辦下來也費了大半天,然後就是數日後得到准許,進入大內,殿前拜受的程式了。

到了第四天我換上身為藩子禮服,在禮部來人的帶領下,來到了老城之中名為小長安的特殊坊區,這也是我第一次踏足此地。

小長安,奠定初代幕府的南海公梁尊彝,聚北人與新龍山下,建山宮以奉帝統,聚而生息數代繁衍遂眾,歷代又有北方世族、相繼來投,置於其中,遂自成一地,稱為小長安。

城坊格局名稱皆仿西京故事,風俗人物多類北地,是為一處名勝。

就連山宮,都是模仿西京長安大明宮的格局,其中許多物件和場所,甚至是直接照搬而來的。

就連朱雀和承天門大街,以及大內附近,滿是金桃和白柳的御溝留香,都幾乎一模一樣的出現在了這裡,

讓人看起來,有一種似曾相似,又恍然隔世的感覺。當然在這裡見得最多的是春夏之交的景緻,金黃深邃或是流銀飄白的秋冬景觀,就別想看到了。

經過盤查和交寄,穿過高寬數丈,深達百步的左銀臺門樓,進入名為大內的禁中之後,就不能再用任何工具代步了,由一名端著銘牌的年輕宦者,挪著小碎步負責領路,繼續向內行去。

只是殿閣憧憧的大小門禁之間,少不得還得一次次的詢問和盤查,我也順帶請教其這些所見到的監門班軍來。

這名宦者倒也沒有什麼不耐或者刻意疏離,幾乎是有問必答的為我一一道來。

“他們啊,是捧日軍的人……”

“這些,是龍槍直的侍衛……”

“他們是射日都……”

“這些是龍驤騎的人啊……”

為我一一介紹沿途所見的,

直到路過一處名為甘露殿的建築群時,一群站在殿階之上,手持精美火銃的衛士,讓我多看了幾眼。

他們不帶盔或是巒兜,而是帶著蒼色璞頭,身穿束袖箭衣,外套燦銀色的鎖子背心,看起來別具一番風味。

“這是飛雲都的銃士……”

年輕宦者再次停下腳步,回答道。

“不知小公公怎麼稱呼……”

我突然對著引路的年輕宦者道

“殘缺之輩不敢當此尊稱……”

他有些惶恐的回神道

“將軍可喚我小曹,或是吉祥兒便是……”

曹吉祥?,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啊,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但是絲毫不妨礙我,對於這個做了大半天導遊和解說的宦者,給於某種答謝。

從袖子下塞了幾枚白晃晃的大圓章恨寶,作為手信之後,他的臉面變得更加春光燦爛,笑容可掬,話匣子也滔滔不絕的打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