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得已除了我的職事,但都知道我是替人擔待下來的……”
他揮手驅散了那些聞聲進來的家僕和侍從,重新開聲道。
“只要我爵位和市恩還在,失去的東西都有辦法找回來……”
“可要是你忍不住一時之痛的話,別說報償,對方也不會放過你的。”
“雖然你被人挑撥,做了槍使,但是總歸是為蔡侯之事出了死力……”
“上柱國那裡多少也會承我們的情……將來少不得給你一個起復的機會”
“此番事後,新老臣班的紛爭,我們也不用再摻合了……”
“不知道算不算是因禍得福呢……”
羅氏公館,水輪徐徐,涼風習習的室內,一張官方文書,被擺在了專用的公案上,代表了朝廷的處理態度。
果然被我言中了部分事實。
奉議郎魯平西恣意枉法,擅自以家將持兵相爭街頭,滋事體惡,仗四十,奪出身以來文字,,乃父隆林伯教子無方,對門下管束無力,去職貶回老家居省?,
作為當時另一方,我身為千牛備身和遊騎將軍,當街爭釁,有失體表,罰俸三年,勒令居家禁足不出,留待處分。
卻沒有提到任何假冒參事府及偽造官文的事蹟,也沒有說死了這麼多人,要如何處置。果然是十足國朝特色的處理方式啊。
人可以死,謠言可以傳,事情可以內部處理消化,但就是不許對p民披露,以免有所損害國朝的形象和威信,可謂是煞費苦心了。
雖然早有所心理準備,但我還是有些遺憾又有點欣慰,這就是體制的力量麼。看了眼站在大門口,給我站崗的憲軍,
我想了想,試探性的讓人給端過飲子去,對方推脫了幾句,也就接了下來。起碼事態是好的,要是堅拒不受,不想和我家扯上什麼關係,那才有大麻煩了。
“這就是人在家中座,禍從天上來了……”
我大聲對著面前的訪客抱怨道。
“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居然出動這種仗陣和手段。”
“對方估計還是先禮後兵,威逼利誘的手段……”
上門探望的陳夫人,侃侃而道
“設局落下你一個把柄,然後再重利厚結,說不定就可以動搖你的立場了
“畢竟你也是其中的一個關鍵了……”
“既然一心要讓你抱病不出,躲開軍前諮詢,自然還有其他後手的……”
“後手……”
我驚訝了一下。
“比若引你擅闖軍家重地,或是機要之所,再施恩相挾……”
“或是遊宴醉飲,然後以貴眷相陪,以敗壞名節事,逼人就範……”
“再不濟,也可以你失德濫行,落下過失和瑕疵,減少你證言的可信性
“種種鬼蜮伎倆,卻是不一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