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城中,雖然獲得了數千名的臨時部下,可是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相比這麼快就完成初步的目標,河北兵大舉渡河南下了,這可不是個好訊息。
因此,臨時召開的軍議上,關於今後本軍的去向,再次產生分歧了。
“當然是南下了,……”
一個聲音,理直氣壯的道,卻是營副沈霍伊。
“尾銜而擊,在沒有如此便宜的事情了……”
“尾銜,就不怕被人反過來迎頭痛擊麼……”
另一個聲音反駁道,說話的乃是另位營副杜桑
“那可是至少四五個軍的人馬……”
“你怕了麼,再多的北兵,我們又不是沒有打過……”
沈霍伊很有些不屑的道
“怕不怕,我都要為將士們的前程負責……”
杜桑冷笑起來
“而不是逞一時之勇爾……”
“你說誰呢……”
沈霍伊勃然作色道
“夠了……”
第一營主官風捲旗,喝聲道
“軍前議事,糾纏不清,成何體統”
“軍帥,某以為……”
他轉過頭來,對著我沉聲
“連日來本軍突入濟州,日夜兼程大小十數戰……”
“將士的疲乏和傷損已經積累了相當可觀的程度……”
“只是之前因為軍令火急,馳援友軍的目標,在哪兒一口勁頭撐著……”
另一位介面道,卻是暫編第五營營官寧志遠。
“如今既然,已經初步達成……這勢頭也就洩了”
“只怕沒有那麼容易迴轉過來了……”
“不若就地停駐下來,等候帥司的下一步均令如何……”
“某家也是這個意思……”
另一位營官張立錚附和道
“本軍奮戰克敵,素以火器為先,對於後勤輸送的跟進,頗有要求的……”
“如今已經遠離糧臺……”
“如若能夠稍稍休整,定可重整攻勢……”
這也是比較婉轉或者說保守的說法,頓時得到一片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