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七章 對陣

牛高有些錯愕的摸了摸下頷,卻摸了一手的血粉渣子,舉起手甲呵了呵抹光,對著片甲的鏡面,頓時照出血紅一片的須,又看了看其他人亦是此,或多的虛上都是一片血色斑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頓時若有所思起來。

環繞著洛都附近的偌大原野,如此這般大範圍內,小規模遊曳與巡哨、遭遇與捕俘、追逐與截殺,也66續續生著,構成了兩方陣營對峙前線,不斷消長變化的警戒範圍。

.....。

隨這東線都統的本陣駐紮下來,轟隆隆的攻打聲,在洛都城的東面響起,

東南兩線攻打之下,洛都雖然擁有高厚堅實的城防,但是守城的北朝將士們,還是不可避免的在日漸緊張和吃力防禦中,令攻守戰鬥變成激烈而險惡起來。

畢竟過於寬大的防禦面,對於守軍來說,也是一種不力因素和消弱,他們不得不將兵力,以具體的塔樓為節點,進行重點佈防,然後根據敵軍攻打的城段,而就近抵禦或是從旁支援。

城上可跑馬的寬闊地段,也意味著守軍需要在足夠的排程手段下,才不至於出現各種疲於奔命的狀況。

雖然說,因為某種緣故,我部暫時被排除在正面戰事之外,但是作為一隻足夠規模的戰力,也不是那麼容易閒置的。

很快在後方帥司的催促和壓力下,我軍駐紮下來的第五天,就獲得了新的攻略目標,出兵西北向,增援進攻洛都東面河陽橋的友軍,以徹底截斷來自河北的支援和其他戰場外的可能性。

卻是王貴所在的前軍部,奉命向北掃蕩黃河南岸的殘餘部署,結果在河陽橋這一段,被當地的大型防要給擋住,而因為東線軍中重器,都被調去圍攻洛都而有些久攻不下,

著急上火之餘,這才想起來了,在我的部屬中還有至少二三十門炮,於是向我出了協力的請求。當然,這個忙是沒有那麼好幫的,一不小心就成了吃力不討好的兩不著落。所以我還是開除條件和基本底線。

雖然,我軍負責的是城南和城東之間,中路軍與東路軍銜接的,伊水與汜水流經的夾角地帶,以及若干個渡口和橋樑。但是其實還是擁有足夠的活動範圍和自主權的。

也就是說,你可以把老子排除在外,老子也可以撒手不幹,本來就不是一路統屬,只有主從協力的干係,你且奈我何。

因此,我乾脆具列了一張長長的表單和各種情況的詳盡應對方案,直接派人呈給那位王統制,在對方捏著鼻子副署交還之後,才徐然點齊兵馬出陣去。

當然,事後有訊息據稱,接到這一份明顯浪費一大堆紙的東西,那位頗為注重形象和權威的王統制,差點沒有當場飆,揮袖將我的信使亂棍趕出去,卻又因為在場的帥司來人督促下,不得不宣佈留中考慮,繼而又事後勉強予以回覆之類的情節和段子,就有些真假難辨的意味了。

只是由此與某人的關係惡化若干,在東線部隊上層的集體聲望,下降為冷淡之類的後遺症,就不在我的考慮之中了。

河陽橋又稱盟津、孟津渡,周武王伐紂時與諸侯會盟渡河處,即在此地,因此稱為盟津。西晉豐樂亭侯杜預曾在這裡架起黃河上第一座浮橋,稱為“河橋”是為河陽橋的前身。

至北魏設定河陽三城,南城、北城築於黃河南北岸邊,中洋城築於河中沙洲上,三城皆以河陽浮橋相連。因此,三城連橋的孟津關又稱河陽關,為洛門八關之一北關通要。

因而,此地為由洛陽去河北的交通要道,歷代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新莽年間光武帝劉秀與更始帝的河陽決勝,到前朝的李光弼與史思明的河陽橋大戰,歷代兵家相爭中原問鼎,莫不是如此。

因此,我們所要攻打的河陽橋,其實是一座歷時頗為悠久而堅固的南關城。借用“詩聖”杜甫在後出塞五其二中的描述: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我當然沒有用士兵的性命去硬拼登城之功的打算,不過只是提供火力投射的支援和掩護,順便給我的火氣不對練手,還是可以勉為其難的。

一時間,數十大小炮壘齊,吞吐煙火的奪人聲勢,倒也不讓其他,一片或高或低彈著點,打的河陽橋南關的成頭上,是一片碎屑和塵土飛揚,偶然還有被濺射起來的人體和殘肢,算是某種附帶的戰果。

果然大炮才是男生的浪漫所在啊。

轟隆隆的連炮數輪之後,終於數炮擊中一座磚木塔樓半邊支撐,頓時歪歪斜斜搖晃了幾下,還是不堪重負的攔腰折斷下來,帶著上面的人轟然倒在塵埃和碎片之中。

在我方的陣營中,頓然再次掀起一陣高舉兵器的歡呼聲。無論上層如何不足為人道也的杯葛和糾結,但是底下這些陣前拼命的軍將,還是相對單純而甚少有所影響的。

他們的世界觀和追求,無非就是戰勝當面的敵人,一次又一次獲得斬獲和獎賞,稍微多一點理想的,也不過時積攢身後無憂的本錢,或是獲得好出身之途而已。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