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中的火一級,還有設有名為士兵委員會的半公開組織。
委員兩人由全火士兵推選而出,半年一輪,專門負責領取、分士兵的薪餉和日用,以及公中尾款和物資結餘的管理使用,以杜絕各級軍官營私舞弊虧空吃餉等,舊式軍中惡習和傳統的土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在戰時,這些士兵委員,也是在上級軍官、士官都死傷殆盡或是失聯之後,繼續帶領士兵作戰的指揮遞補序列。
而在士兵委員之上,又有士兵代表若干,以營團為單位從委員之中推選出,可以參加和旁聽營官級軍議,同時擁有直接可以向營上的分領主官,反映問題和情況,傾訴不公的權利。
因此,這些代表還要參加軍中安排的短期培訓,然後透過非正式的渠道,定期提供一些關於士兵情緒和思想動態之類的報告,由我的幕僚組進行分析和歸結。
我當然,不是真的要在這個古典軍隊中,搞什麼民主建設的么蛾子,這只是用來分化瓦解軍中山頭主義和軍將個人色彩,並且將各級財計和人事權與軍事主管逐步分離,以專其責的具體措施之一。
畢竟我可是有後世列隊建設的成功經驗和範例在那裡,我只要選擇一個投入較少而相對穩妥靠譜的就行。
其中也有後世鐵血大送所慣用的大小相制味道,只是沒有那麼露骨和明顯而已。
我合上這份略微修改和批註的樣稿,輕輕揉著眼睛,讓人拿去有限的小範圍傳閱後,作為最高密檔封存起來。
這時卻聽到帳外一個通報的聲音。
“後鋒部的劉統將求見……”
我楞了一下,才想起來劉延慶現在也已經是官拜曹州都監,權信德軍左統領了。
“他不是還在鉅野休整麼……跑到軍前來做什麼”
片刻之後,我就在軍帳裡見到了,依舊纏著半身繃帶,而面帶倦色劉延慶。幾天不見,這個將門二代,似乎又變得行立消瘦了一些。
“延慶近來還好……”
我當先的開聲問候到。
“有什麼事情何須親至,只消勞煩人通報一聲就好……”
“難道你我還需如此見外和生分麼……”
“這倒不是……”
他笑了笑應聲道。
“只是有些軍務關要,思來想去還是尚需親面有德,商榷一二……”
“難道是後方貴部的休整,有什麼干礙麼……沒關係”
我寬聲招呼到。
“我這裡候補的兵員,兵械,物資,以及現有的戰利品裡,任你挑……”
“只要能夠迅恢復你部的戰力就行……”
“我僅需一個令人放心的後方便可……”
“你大可慢慢重新募集編齊部眾……再圖將來”
雖然遭受過戰敗的影響,但在劉延慶的手下,至少還有四五千人馬,編列好也是一隻不小的助力。
至少在一個對抗演習和編練過戰術配合的,起碼比之前那些友軍,還要靠譜一些。
“這些當是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