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今天遲到了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我幾乎默唸著這杜甫的兵車行作為感想,一路長驅直出兗州。
這一次出擊,不再是出徐州而掃蕩沿淮之敵的南線作戰,而是轉道兗州,進行濟水以
北,黃河南岸的北線作戰。
在臨行之前,我還敲定了來自扶桑藩,也就是倭國故地的第一筆生意,對方是九州太
宰府的黑島家。
主要是用當地出產的粗煉黃銅和硫磺,作為支付手段,換取我軍手中,歷次淘汰換裝
和屢次繳獲,而積累的各色刀槍甲械,所謂的以物易物海6貿易。
因為倭國的內亂,中原鑄造的兵器,在當地也是頗有市場的,而作為添頭,還有大概
一批同船抵達的倭國苦力,約三千多名。
這樣,不但省了回爐再練的功夫,還額外收入了一筆重要的物資和原料。
有第一批夏收糧食的存量作為底氣,再加上初步建起來的社會秩序和地方架構,至少
鎮壓地方的兵力,可以大大的節省下來。
因此,向西北與駐留附近的若干人嗎匯合後,一路穿過昭陽湖、白馬湖的戰線,從空
無一人的平6縣、乾封縣,越過前線的緩衝區,而進入齊州境內,
在亭山縣遇到了第一股敵人開始。相繼擊破和驅逐了盤踞在巨合城、章丘縣、華不注
山、全節縣、山莊縣的大小股胡馬藩軍,最後抵達了濟水之畔的齊州州城歷城,
其中掃蕩有子號的部帳有七,殺獲各數千,除了所得牛羊兩萬有餘外,可謂是所獲寥
寥,凡善可陳。
因為城坊較為完好而建築齊備,且地屬水6要衝,就此設立第一個駐留的糧臺地,預
定一個防戍營
然後一邊就地收集船隻備用,一邊以遊弋團和獵騎營為先手,繼續沿著浮橋渡過濟水
,抵達了北岸。
然而,僅僅在渡河不久之後,對岸就傳來了呼喚後援跟進的預警煙火訊號,已經配齊
所屬的第二兵馬使張立錚,率部舟橋並用搶先渡河支援,接下來就再未傳回後續的警
訊。
而回程的船隻報告,與西北面接敵激戰中,是以直屬虞侯軍的標兵營、車營等重灌序
列,相繼開始渡河。
待到我的本陣也隨著親直營一同過河之後,戰鬥卻是已經結束了。橋頭一代的滿地狼
藉中,裝上尖刺的銃兵,正在成片的屍體中,尋獲傷員和活口。
拷問之後,方才知道卻是齊州境內規模最大的一股胡馬子,牽頭聯合附近數個部落,
在渡口試圖伏擊和阻截我的先頭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