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四十九章 序間9

“輕裘緩帶風流帥,錦繡叢花擁騎還。,。”

正所謂是東南風物,江山如畫,風景秀美,在見慣了北地的巍峨雄括之後,再靜下心來感受一番東南勝景,重巒疊嶂江河縱橫的秀麗精緻,也是別有一番意趣風味的。

雖然還是類似的路線,但是相比多年前的千里流亡,一路隱姓埋名頗為狼狽的逃奔南下,這一次可算的上是某種意義上“春風得意馬蹄疾”式的衣錦還鄉了。

因此,稍稍可以放下情懷和腳步來,感受一下沿途的人情風物,兼帶以一方大守臣的身份,享受沿途地方的公費招待。

順便採買點糖藕、油蟹、菱角酥、茯苓糕、蜜炙小魚什麼的地方風味的特產,給家裡的女人們作為手信。

好吧,至少可以回家了,說實話出來這麼久,一旦得以閒下來,也怪有點想念家裡大大小小的女人們。

特別是在軍中憋了很久之後,各種憧憬思念之情,就像是滔滔江水一不可收拾起來,用一句已經快要落伍的臺詞說,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了。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自從那一次籍著犯錯落,而情不自禁的淺嘗即止以後,三枚就重新倒退回了以往的保守作風,我各種躲躲閃閃的努力保持其距離來。

就算是不得不在近距離獨處的時候,也要想辦法把伽嘉呆在身邊作為擋箭牌和防護手段,以阻止我的騷擾和侵襲。

我雖然沒甚節操,但是一時還做不出,當著小女孩麵霸王硬上弓這種事情來,因此,我們之間奇怪的關係,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離開江寧府之後,一路行經過句容、延陵、曲阿,又格外在附近的金壇縣境內,大名鼎鼎的茅山上盤亙了一下。

這裡號稱“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也是數百年前葛洪,陶景弘為的道門先賢,創立上清派的祖庭和源地,其中一些修行的事蹟和傳說,據說可以上溯到秦漢時的方士、丹家之類。

因此,山上上下古蹟遺存極多,而歷朝歷代皆有修繕和營建。

據說在前朝大唐崇道的鼎盛時期,這裡的前山後嶺,峰巔峪間,宮、觀、殿、宇等各種大小道教建築多達三百餘座、五千餘間,道士數千人,號稱“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的南方聖地。

雖然,現如今經過多年動亂而譭棄了不少,但依舊有不少形制宏大的遺存。只是我所知道的茅山,主要還是來源於後世,各種港式捉鬼電影和網路的牽強附會。

但凡和神神怪怪的東西沾點邊,你不說你是出自茅山的淵源,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丟人現眼。

因此,我在接受當地宮觀使的殷情招待之下,粗粗遊覽了幾處之後,卻不免要有些大失所望。

因為地處富庶的東南,靠近六朝金粉的繁華勝地,因此這裡絕大多數都是官身敕修的道家人,倒沒有多少真正的隱修之士。

所謂的靈異手段也一點皆無,多是為人祈福譙祭的日常法事儀式之類,用熱鬧宏大場面來忽悠人的套路。

花了幾百緡的獻納之後,我在山上的唯一收穫,也就是幾個外觀精緻看起來頗為高大上,可以拿回去哄哄家裡的小女孩兒的護符小件,以及一套和練氣法門有關,據說可以輔助提升房中術的珍貴古籍而已。

行走過了茅山、方山、絳巖、張公山一代低矮起伏,卻堪稱景緻不錯的小片山地後,就進入號稱東南糧倉,魚米之鄉的杭嘉湖平原之中。

這也是東南水利灌溉最達的地區,遍地河網而舟橋通衢。而且這時,

正當秋收的晚期,太湖附近到處是一片“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常景,早早收割過的田地裡,堆滿了一處處秸稈搭成的草垛。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沉默的守望者,

沿著太湖邊南下,可以看到波光萬里之上,點點漁舟唱晚,入夜而燈火不綴。往來如織的漁獲,堆滿了各種大小渡口碼頭。

然後以很低的價格,買上一些時鮮的魚貝蝦蟹,光是不見任何佐味的水煮清蒸,就足以大快朵頤了。

只是才過了常州的地界,進入湖州的烏程境內之後,這種還算閒庭寫意的畫風就突然一變。

城門外的大路口邊上,全是各種被號枷示眾的人群,足足延伸了有半里多,且男女老少皆有,而另一些明顯是他們家人的老弱,則聚集在周圍低地哀聲告求著什麼。

“去看看,這是怎麼回事。。”

我在車中,吩咐對著左右道。

隨後一騎離隊揚塵而去,不多久就帶了我想要的答案。

那名親兵稍稍詢問了門兵才知道,這些都不是普通的犯人,他們罪名居然是欠稅拖繳。而其中抗稅不交的典型分子,卻已經被明典正刑,裝在木籠裡懸城頭,黑壓壓的掛滿了一片了。

這個結果,讓一路過來心情甚好的我,也覺得很有些不是滋味。這可是四季常熟,水旱皆宜的魚米之鄉啊。

在明顯少有災害的正常年景,竟然也會生這種事情,可見其中的盤剝與壓榨已經到了何種地步,那更別說其他的地方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