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滑州境內,付之一炬的台山隘下,一隻人馬正在魚邐而行。.
“鵬舉哥哥……”
陳淵坐在驢背上,望著走在隊伍前方消瘦的身影,雖然經過了太多的事情,但是他腰桿依舊挺拔,頭顱依舊昂揚。
“總算是出來了……”
這位地攤王孫囔囔自語,很有點唏噓的味道,親手殺過人見過血之後,他也不再是洛都城裡,那個只會笑臉忍讓的油滑小販。
但是對她們大多數人來說,剛剛經過戰事的滑州境內,沿途所見雖然殘破,少見人煙,但是莫名的給人一種安全感。
特別是從登封出來後,經歷了短暫壯大和擴張,各種小富即安心態的權利和路線之爭,因此導致的背叛,分裂,內訌,以及官軍合圍的重重險阻和包圍,他們終於從都畿道衝了出來,其中的驚心動魄和峰迴路轉,一言難盡,很多人一旦倒下,就沒法再站起來了。
事實上,這位鵬舉哥哥,雖然有一身好武藝和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豪爽性子,卻從沒學過正真意義上的兵法,因此他帶領這支人嗎逃出生天的依仗,不過是一本書而已,
這本書也曾是陳淵的家傳舊物,用來墊枕頭的東西,只是在聞的鵬舉要投軍後,特地贈給的臨別留念而已,一本名為三國演義的舊書,但是他沒想到這本破破爛爛的舊書,卻是極有來頭之物,乃是數百年前,由梁公親自撰寫,還帶有個人批註的初始版本。
而非如今市面上被禁絕的三國志評,或是經過朝廷歷次刪改的所謂潔版三國義士傳,那種大段缺失讓人不明所以,只能靠腦補的東西。
因此到了鵬舉手中後,幾乎是隨身不離,一有閒暇就拿出來讀,顯然成為半路出家的鵬舉,某種意義上的指導書,也正是這本隱含古人兵法韜略和奇謀智計,各種典故和範例的通俗,給了他不少啟和心得。
讓他在官軍的合圍和追繳中,總能靈機一現,找出那個帶領大夥脫出死地的關鍵和要點來,或是利用各路官軍之間的猶疑和遲鈍,謀取那一線生機。
事實上他們已經是登封兵變中堅持到最後的一支,並且還在朝著自己的目標,繼續行進著。在官軍的種種意料之外,讓他們各種雞飛狗跳的不停調動和圍堵。
清泉街老宅,
“本街的坊頭前來拜訪?”
“他想於毛……”
我懶洋洋的打著哈欠,這幾天和謎樣生物一起策劃的東西多了點,有點腦力不夠用的倦怠。
“前來商討勸募之事……”
臨時管家身份暫留在身邊的第五平,低聲道
“說是坊裡想組成一支報更隊……望本家也能有所出力”
“報更隊?”
“正是,”
他回應到
“如今城中多處不安生,閒雜流人又多……”
“希望各家街坊,出錢出人出力,加強巡更以安裡坊……”
“街中的幾家大戶是特別關照,都接到了類似的呈書……”
“這麼說我也是他們眼中的大戶之一了……”
“自然,所以親自前來拜會了……”
“這是好事……”
有些不忿再次被人忽視的謎樣生物,很有些怨念的陰陽怪氣道
“想瞌睡就送枕頭上來了……”
“你是說,正好把我們的人,安插到左近,”
我順著她的思路道
“還可以名正言順的四處活動探查?”
她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