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讀書時期就得到了許多老師的關愛走到的今天。
她今天也成為了一名宿管老師,住校生都叫吳老師,這讓她覺得自豪。
雖然她不是學生的直接授課老師,班主任,在教育學生上沒有經過那種師範大學系統學業的培訓。
但是她也不妄自菲薄。
她召集住校生開會,告訴大家“住校,更培養和鍛鍊一個學生除了智商之外的情商。
在寢室如何和同學相處、遠離父母的住校生活如何照顧好自己、按照學校規定打掃寢室衛生,遵守住校生規章制度……這些獨立性,可比一般走讀的學生更早獲得自立的本事。”
嘴巴告訴住校生這些道理要有更加細緻的工作支撐。
除了身體力行的服務好,還要獎懲分明、公平公正,給住校生愛,也才能在廣大的住校生中樹立威信。
她叫上和她一個班的生活老師劉豔和李雲共同研究。
“我們寢室管理現在還有些混亂,雖然把不良的住校生風氣壓下來了,我們還要再進一步細化。
細化到每天對每個學生一天再寢室的安全、紀律、個人床鋪衛生和寢室整體衛生打小分,一個月或者一個學期匯總,形成住校生末位淘汰制……這事我給董主任彙報一下。”
“吳老師,要像你這樣管理,我們生活阿姨每天要打掃公共區域衛生,那裡有時間查那麼多學生行為規範的小分,要查你你自己查!”兩位生活老師一聽她的嚴格管理,事情自然更多,人也會更累。推卸和有牴觸。
“李老師,劉老師,我是先這樣設想,我寫方案,也要得到學校的支援才行。
宿舍不是我們的宿舍,是整個學校的宿舍,如果要這樣管理,人手不夠,我們可以申請學校增加生活老師!
我們學生宿舍現在條件簡陋,衛生間安裝熱水器、公共區域設定洗衣機等……
事情也是一步一步來的。
我也給另外一個班的黃老師商量過,只有把宿舍的風氣改變過來,學校聘我們這樣的專職宿管員才沒有白聘。
我們管好管順了,我們的工作也才會越來越輕鬆。
制度在前,寢室裡有了好的風氣,公平公正的嚴格和關愛對待,我們對住校生的關愛才會被他們接收到,感知到。”
李老師和劉老師互相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
有想法,覺得是對的想法,就要實施,這是吳鳳多年年認真生活,也是認真對待工作的態度。她從來沒有想過混生活,混工作。
她和生活老師們商量完,她帶著女兒就開始檢查每個寢室的衛生。
女兒累了,把孩子放回廁所值班室自己玩,那裡是安全可以放心的地方,她繼續她的工作。
中午在二樓食堂打飯拿回廁所值班室,和女兒一起吃。
到下午6點,住校生都去教學樓上晚自習了,宿舍區暫時沒什麼事,她開始做晚飯,用電飯煲排骨湯。
雖然簡單,但營養,適合小孩子吃的飯菜,一天忙裡偷閒可以給女兒做。這些食材都是休息前一天準備好,上班一起帶過來的。
女兒不管在哪裡,有她這個媽媽在,哪裡就是溫馨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