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待向前打那搶物事的人,被張保劈胸帶住,背後又是兩個來拖住了手,那幾個都動起手來,小牢子們各自迴避了。
楊雄被張保並兩個軍漢逼住了,施展不得,只得忍氣,解拆不開。
正鬧中間,只見一條大漢挑著一擔柴來,看見眾人逼住楊雄,動彈不得。
那大漢看了,路見不平,便放下柴擔,分開眾人,前來勸道:“你們因甚打這節級?”
那張保睜起眼來喝道:“你這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敢來多管!”
那大漢大怒,焦躁起來,將張保劈頭只一提,一交顛翻在地。
那幾個幫閒的見了,卻待要來動手,早被那大漢一拳一個,都打的東倒西歪。
楊雄方才脫得身,把出本事來施展動,一對拳頭穿梭相似,那幾個破落戶都打翻在地。
張保見不是頭,爬將起來,一直走了。
楊雄忿怒,大踏步趕將去。張保跟著搶包袱的走,楊雄在後面追著,趕轉小巷去了。
那大漢兀自不歇手,在路口尋人廝打。
打了一會兒,也就離開了。
不一會兒後,楊雄尋來,見了石秀,大喜,便問道:“足下高姓大名?貴鄉何處?因何在此?”
石秀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貫是金陵建康府人氏。平生性直,路見不平,便要去捨命相護,以此都喚小人做‘拚命三郎’。
因隨叔父來此地販賣羊馬,不期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流落在此薊州賣柴度日。”
楊雄看石秀時,好個壯士,生得上下相等。
有首《西江月》詞,單道著石秀好處。但見: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澆油。心雄膽大有機謀,到處逢人搭救。全仗一條杆棒,只憑兩個拳頭。掀天聲價滿皇州,拚命三郎石秀。
楊雄道:“恁地時,先喚酒保取兩甕酒來,大碗叫眾人一家三碗,吃了去,明日卻得來相會。”
眾人都吃了酒,自去散了。
楊雄便道:“石秀三郎,你休見外。想你此間必無親眷,我今日就結義你做個弟兄如何?”
石秀見說大喜,便說道:“不敢動問節級貴庚?”
楊雄道:“我今年二十九歲。”
石秀道:“小弟今年二十八歲,就請節級坐,受小弟拜為哥哥。”
石秀拜了四拜。
楊雄大喜,便叫酒保安排飲饌酒果來,“我和兄弟今日吃個盡醉方休”。
正飲酒之間,只見楊雄的丈人潘公帶領了五七個人,直尋到酒店裡來。
楊雄見了,起身道:“泰山來做甚麼?”
潘公道:“我聽得你和人廝打,特地尋將來。”
楊雄道:“多謝這個兄弟救護了我,打得張保那廝見影也害怕。我如今就認義了石家兄弟做我兄弟。”
潘公叫:“好,好,且叫這幾個弟兄吃碗酒了去。”
楊雄便叫酒保討酒來,每人三碗吃了去。
便叫潘公中間坐了,楊雄對席上首,石秀下首。
三人坐下,酒保自來斟酒。
潘公見了石秀這等英雄長大,心中甚喜,便說道:“我女婿得你做個兄弟相幫,也不枉了公門中出入,誰敢欺負他!”
又問道:“叔叔原曾做甚買賣道路?”
石秀道:“先父原是操刀屠戶。”
潘公道:“叔叔曾省得殺牲口的勾當麼?”
石秀笑道:“自小吃屠家飯,如何不省得宰殺牲口?”
潘公道:“老漢原是屠戶出身,只因年老做不得了。止有這個女婿,他又自一身入官府差遣,因此撇下這行衣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