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搖頭說道:“不不不,這條龍,是我親奏玉帝,討他在此,專為求經人做個腳力。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悟空問夢璃璃道:“璃璃,你覺得呢?”
“我覺得這個坐騎可以先給我坐,等唐僧的馬不行了的時候,再讓唐僧坐。”夢璃璃說道。
悟空看著菩薩,說道:“須得如此,方能放了這條龍。”
“那好吧。”知道不如此,難以善罷的菩薩只得同意了。
白龍悠悠醒來,看見菩薩在,連忙道:“菩薩,救救我。這個猢猻來到澗邊,不由分說就打我,實在是欺人太甚。”
菩薩輕咳一聲,說道:“我先前不是讓你給取經人當坐騎嘛,取經人已經到了,你如今可以跟在取經人身邊了。平時的時候,要聽這兩位的。”
菩薩說著,指了指夢璃璃和悟空。
白龍知道悟空的厲害,只得點頭。
很快,菩薩走了。
夢璃璃坐著白龍飛上天空,悟空則是回去了唐僧那裡。
悟空讓唐僧跨了馬,他挑著行囊,到了澗邊。
只見那上流頭,有一個漁翁,撐著一個枯木的筏子,順流而下。
行者見了,用手招呼道:“那老漁,你來,你來。我是東土取經去的,我師父到此難過,你來渡他一渡。”
漁翁聞言,即忙撐攏。
行者請師父下了馬,扶持左右。
三藏上了筏子,揪上馬匹,安了行李。
那老漁撐開筏子,如風似箭,不覺的過了鷹愁陡澗,上了西岸。
三藏教行者解開包袱,取出大唐的幾文錢鈔,送與老漁。
老漁把筏子一篙撐開道:“不要錢,不要錢。”
向中流渺渺茫茫而去。三藏甚不過意,只管合掌稱謝。
行者道:“師父休致意了。你不認得他?他是此澗裡的水神。不曾來接得我老孫,老孫還要打他哩。只如今免打就彀了他的,怎敢要錢!”
那師父也似信不信,只得又跨著馬,隨著行者,徑投大路,奔西而去。
這正是:廣大真如登彼岸,誠心了性上靈山。
同師前進,不覺的紅日沉西,天光漸晚,但見:淡雲撩亂,山月昏蒙。
滿天霜色生寒,四面風聲透體。孤鳥去時蒼渚闊,落霞明處遠山低。
疏林千樹吼,空嶺獨猿啼。長途不見行人跡,萬里歸舟入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