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道:“‘眼望旌節至,專等好訊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
西門慶笑了去,不在話下。
潘金蓮自當日為始,每日踅過王婆家裡來,和西門慶做一處,恩情似漆,心意如膠。
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知得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
話分兩頭。且說本縣有個小的,年方十五六歲,本身姓喬。
因為做軍在鄆州生養的,就取名叫做鄆哥,家中止有一個老爹。
那小廝生得乖覺,自來只靠縣前這許多酒店裡賣些時新果品,時常得西門慶齎發他些盤纏。
其日,正尋得一籃兒雪梨,提著來繞街尋問西門慶。
又有一等的多口人說道:“鄆哥,你若要尋他,我教你一處去尋。”
鄆哥道:“聒噪阿叔,叫我去尋得他見,賺得三五十錢養活老爹也好。”
那多口的道:“西門慶他如今刮上了賣炊餅的武大老婆,每日只在紫石街上王婆茶房裡坐地,這早晚多定正在那裡。你小孩子家,只顧撞入去不妨。”
那鄆哥得了這話,謝了阿叔指教。
這小猴子提了籃兒,一直望紫石街走來,徑奔入茶坊裡去,卻好正見王婆坐在小凳兒上績緒。
鄆哥把籃兒放下,看著王婆道:“乾孃拜揖。”
那婆子問道:“鄆哥,你來這裡做甚麼!”
鄆哥道:“要尋大官人,賺三五十錢,養活老爹。”
婆子道:“甚麼大官人?”
鄆哥道:“乾孃情知是那個,便只是他那個。”
婆子道:“便是大官人,也有個姓名?”
鄆哥道:“便是兩個字的。”
婆子道:“甚麼兩個字的?”
鄆哥道:“乾孃只是要作耍。我要和西門大官人說句話。”
望裡面便走。那婆子一把揪住道:“小猴子,那裡去?人家屋裡,各有內外。”
鄆哥道:“我去房裡便尋出來。”
王婆道:“含鳥猢猻,我屋裡那得甚麼西門大官人!”
鄆哥道:“乾孃,不要獨吃自呵,也把些汁水與我呷一呷,我有甚麼不理會得!”
婆子便罵道:“你那小猢猻,理會得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