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看見,滴淚道:“徒弟呀,我當年別了長安,只說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遙。”
悟空道:“師父,你且聽,是那裡鼓鈸聲音?想是做齋的人家。我們且去趕些齋飯吃,問個渡口尋船,明日過去罷。”
三藏馬上聽得,果然有鼓鈸之聲,“卻不是道家樂器,足是我僧家舉事。我等去來”。
悟空在前引馬,一行聞響而來。
那裡有甚正路,沒高沒低,漫過沙灘,望見一簇人家住處,約摸有四五百家,卻也都住得好,但見倚山通路,傍岸臨溪。
處處柴扉掩,家家竹院關。沙頭宿鷺夢魂清,柳外啼鵑喉舌冷。短笛無聲,寒砧不韻。紅蓼枝搖月,黃蘆葉鬥風。陌頭村犬吠疏籬,渡口老漁眠釣艇。燈火稀,人煙靜,半空皎月如懸鏡。忽聞一陣白香,卻是西風隔岸送。
三藏下馬,只見那路頭上有一家兒,門外豎一首幢幡,內裡有燈燭熒煌,香菸馥郁。
三藏道:“悟空,此處比那山凹河邊,卻是不同。在人間屋簷下,可以遮得冷露,放心穩睡。你都莫來,讓我先到那齋公門首告求。若肯留我,我就招呼汝等;假若不留,你卻休要撒潑。汝等臉嘴醜陋,只恐唬了人,闖出禍來,卻倒無住處矣。”
行者道:“說得有理。請師父先去,我在此守待。”
那長老才摘了斗笠,光著頭,抖抖褊衫,拖著錫杖,徑來到人家門外,見那門半開半掩,三藏不敢擅入。
聊站片時,只見裡面走出一個老者,項下掛著數珠,口唸阿彌陀佛,徑自來關門,慌得這長老合掌高叫:“老施主,貧僧問訊了。”
那老者還禮道:“你這和尚,卻來遲了。”
三藏道:“怎麼說?”
老者道:“來遲無物了。早來啊,我舍下齋僧,盡飽吃飯,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銅錢十文。你怎麼這時才來?”
三藏躬身道:“老施主,貧僧不是趕齋的。”
老者道:“既不趕齋,來此何干?”
三藏道:“我是東土大唐欽差往西天取經者,今到貴處,天色已晚,聽得府上鼓鈸之聲,特來告借一宿,天明就行也。”
那老者搖手道:“和尚,出家人休打誑語。東土大唐到我這裡,有五萬四千里路,你這等單身,如何來得?”
三藏道:“老施主見得最是,但我還有個小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貧僧,方得到此。”
老者道:“既有徒弟,何不同來?”
教:“請,請,我舍下有處安歇。”
三藏回頭叫聲:“徒弟,這裡來。”
悟空牽馬走了過來,那老者看見,唬得跌倒在地,口裡只說是“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三藏攙起道:“施主莫怕,不是妖怪,是我徒弟。”
老者戰兢兢道:“這般好俊師父,怎麼尋這樣醜徒弟!”
三藏道:“雖然相貌不中,卻倒會降龍伏虎,捉怪擒妖。”
老者似信不信的,扶著唐僧慢走。
三藏攙那老者,走上廳堂,老者叫準備了齋飯,請唐僧上坐;兩邊擺了三張桌,請他三位坐;前面一張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後是面飯、米飯、閒食、粉湯,排得齊齊整整。唐長老舉起箸來,先念一卷《啟齋經》。
喜歡千迴夢後誰在敲門請大家收藏:()千迴夢後誰在敲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