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夢醒

及乎晦影歸真,遷移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

於是微言廣被,拯禽類於三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佛有經,能分大小之乘,更有法,傳訛邪正之術。我僧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

幼懷慎敏,早悟三空之功;長契神清,先包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

超六塵而迥出,使千古而傳芳。凝心內境,悲正法之陵遲;棲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分條振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

是以翹心淨土,法遊西域。乘危遠邁,策杖孤征。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沙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步;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欲達。

周遊西宇,十有四年。窮歷異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鹿苑鷲峰,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

三乘六律之道,馳驟於心田;一藏百篋之文,波濤於海口。爰自所歷之國無涯,求取之經有數。

總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計五千四十八卷,譯布中華,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

溼火宅之幹焰,共拔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自作。

譬之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花;蓮出綠波,飛塵不能染其葉。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淨,則濁類不能沾。

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矧乎人倫有識,寧不緣慶而成慶?方冀真經傳佈,並日月而無窮;景福遐敷,與乾坤而永大也歟!”

寫畢,即召聖僧。此時長老已在朝門外候謝,聞宣急入,行俯伏之禮。

太宗傳請上殿,將文字遞與長老覽遍。

復下謝恩,奏道:“主公文辭高古,理趣淵微,但不知是何名目。”

太宗道:“朕夜口占,答謝御弟之意,名曰聖教序,不知好否。”

長老叩頭,稱謝不已。太宗又曰:“朕才愧圭璋,言慚金石。至於內典,尤所未聞。口占敘文,誠為鄙拙。穢翰墨於金簡,標瓦礫於珠林。循躬省慮,面恧心。甚不足稱,虛勞致謝。”

當時多官齊賀,頂禮聖教御文,遍傳內外。

太宗道:“御弟將真經演誦一番,何如?”

長老道:“主公,若演真經,須尋佛地,寶殿非可誦之處。”

太宗甚喜,即問當駕官:“長安城寺,有那座寺院潔淨?”

班中閃上大學士蕭瑀奏道:“城中有一雁塔寺潔淨。”

太宗即令多官:“把真經各虔捧幾卷,同朕到雁塔寺,請御弟談經去來。”

多官遂各各捧著,隨太宗駕幸寺中,搭起高臺,鋪設齊整。

向太宗道:“主公欲將真經傳流天下,須當謄錄副本,方可佈散。原本還當珍藏,不可輕褻。”

太宗又笑道:“御弟之言甚當!甚當!”

隨召翰林院及中書科各官謄寫真經。又建一寺,在城之東,名曰謄黃寺。

長老捧幾卷登臺,方欲諷誦,忽聞得香風繚繞,半空中有八大金剛現身高叫道:“誦經的,放下經卷,跟我回西去也。”

這底下悟空騰空而起,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臺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慌得那太宗與多官望空下拜。

這正是:聖僧努力取經編,西宇周流十四年。苦歷程途遭患難,多經山水受迍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