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9章 我們都有成為惡魔的潛在可能

ps:新的一個月,全力更新,大家有月票啥的,還望投給飾戒啊...上個月編輯讓俺稍稍壓一壓,這個月的爆發是必然的,衝破一百萬字,不在話下!拜謝大家!

想了想,我點點頭說道,“這個可以,亮度保持能讓攝像頭畫面拍攝清楚就行!”

我指了指天花板上的幾個還沒有被帆布帷幕遮擋的攝像頭,衝張建點點頭。

我的意思,就是在示意對方,都特麼老實點兒,攝像頭可是將你們的一舉一動全都清晰無誤地記錄下來的!

我好整以暇,只是,當所謂的實驗真正拉開帷幕,我卻…嚇成蛆了!

沒錯,我猜到,他們這次軍事實驗,應該和心理學研究有關。

但,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竟然要做的會是這樣一個鬼神皆驚的心理嘗試!

準確說,墨鏡男主導,由張健實際實施的這次實驗,並非創新。

他們是將那個赫赫有名的心理學實驗,進行修改,重新實施!

最關鍵的,也是令我差點兒嚇成蛆的地方,便是,那個著名的實驗並沒有完成,不是做不了,而是實在沒辦法再堅持試驗下去…

可,墨鏡男他們,膽敢在這裡重新嘗試!

罵了隔壁的,我…

四十多年了,全世界沒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第二次的實驗,竟然要在我們沙山女監模擬出來?

真的,我嚇壞了!

對於這個實驗,我江楓不但聽說過,而且曾經在學習心理學這門課程的時候,我的授業恩師,那名業界泰山北斗式的老教授,就將其作為典型案例,給我們紮紮實實上過兩次公開課,詳細進行了解說!

此案例,號稱心理學史上最富有爭議,或許也是最冷血的測試!

並非我江楓瞎編亂造,它是真實發生的事兒,還曾經被拍成電影…

它就是著名的,“我們都有成為惡魔的潛在可能”!

這個實驗,我搞不清楚是不是可以歸屬於實驗心理學的範疇。

曾經,狹義的實驗心理學指的是,限定在類似於實驗室的環境下,模擬出某些場景,製造一些特殊事件,從而觀察、總結、統計出相關人群在這樣近似於特定現實的實驗環境下,所可能產生的心理波動和行為變化。

當時學到這個學說概念的時候,白髮蒼蒼的導師曾面色嚴肅地一再告誡我們這些莘莘學子,千萬不要運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去做一些違法勾當,損害他人生活和利益。

而,他所講述的第一個案例,就是“我們都有成為惡魔的潛在可能”!

既然話趕話講到此處,我也就說兩句關於這個發生在1971年,米國斯坦福大學的例項吧。

在心理學發展史上,它赫赫有名,並且有著多種稱呼。

“我們都有成為惡魔的潛在可能”、“斯坦福監獄實驗”、“監獄人性實驗”都說的是同一個。

監獄實驗的本質,是從微觀上展現出社會環境會怎樣影響人的行為。<bardo領導的研究者們,在斯坦福心理大樓的地下室設立了一個模擬監獄!

看清楚沒有,模擬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