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章 開始

清晨,交通大學。

冰城的春天很詭異,說是春天但路邊隨處可見冰雪。溫度稍高之後就有冰雪融化,但水汽一蒸騰,就有擠壓一場風雪將下,溫度就會回冷,融化的冰雪又會凍成浮冰。

路邊也是溼滑一片。

坦白說待起來並不舒服,但楊東前世今生已經生活了二十年,他基本習慣了。

今天早早就從被窩裡出來,踩著半滑的積雪提前來到了主樓,等著和院裡領導一起趕往冰工大。

在冰城甚至在東北,冰工大都算是最有排面的高校。所以一有些什麼露臉出頭的事也基本放在冰工大。

冰工大,由工業和資訊化bu直屬的國內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夏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夏俄工科大學聯盟、夏國西班牙大學聯盟、夏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創始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夏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等,是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稽核單位。

學校始建於20年,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冰城建築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冰城工業大學。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冰城夏俄工業學校即冰城工業大學的前身)是1920年5月開始籌建的,10月17日舉行開學典禮。當時設鐵路建設和電氣機械工程兩個科。首屆三個班共招收103名學生,實行學分制,學制四年,一律用俄語教學。

1922年4月2日,學校改名中俄工業大學校,學校由四年改為五年,原設兩個科分別改為鐵路建築系和機電工程系。畢業生經考試委員會答辯合格,授予工程師稱號。

1928年2月4日,學校隸屬關係發生變化,改由中華民國東省特區領導,校名改為東省特區工業大學校。

1928年10月20日,將法政學院和商學院併入,學校正式定名為冰城工業大學,由夏蘇共管。

1931年春,開始招收研究生。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到1935年學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語授課,指定招收中、日籍學生。

1936年1月1日,學校改名為國立冰城高等工業學校。

1937年1月以後,學校完全轉入按日本方式辦學階段。

1938年1月1日起,學校改名為“國立冰城工業大學”。從此,冰城工業大學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在1950年迴歸新夏國的懷抱後,次年便被確定為我國學習蘇聯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樣板大學之一。

冰工大在1952年將學制改為5年後,開始為畢業生授予“工程師學位證書”,成為我國首所授予畢業生工程師稱號的理工大學,由此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

在隨後的時間中,冰工大在1992年首批被確立為我國的中央直管高校,而在國家的“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等高校建設專案中,也均為首批入選。

毫無疑問,從“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的樣板大學”開始,冰工大就被國家賦予了重望,多個高校建設專案也均為首批入選,標誌了冰工大在我國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