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只待時機成熟便下一道旨,撂擔子讓位於宣太子,無事一身輕的帶著皇貴妃出去遊山玩水過閒散日子。
萬事俱備,只差一道聖旨。
然,聖旨差一個字兒沒寫完,武帝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脾氣亦越發狂暴,性子愈發多疑,朝臣的言論稍有不順其心意的,當即下令株其九族,幾次下來,滿朝文武皆不敢違背其意,強硬如宣太子亦不敢說個不字。
一時間,擅長揣摩聖意的奸臣當道,搞得朝堂上烏煙瘴氣,眾官員叫苦不迭,大殿匾額上“建極綏猷”四個大字像是個天大的笑話。
一國朝政迅速走向了下坡路,憂國憂民的官員們走投無路,將希望系在了一介婦人身上。
眾官員在宣太子的幫助下見到了回太傅府探望顧太傅的皇貴妃,百餘人肩挨著肩腿擠著腿,齊刷刷跪在太傅府大院,請求皇貴妃勸武帝為天下萬民著想,撤回增收賦稅及同時南征北戰的決定。
顧瀾玉沒說,武帝性情大變,有了新寵,已經不怎麼搭理她了。
但她說,可以一試。
院子裡跪著一堆大臣,皇貴妃只得匆匆與病重的太傅告別,連夜奔回宮,不知用何方法,成功說服武帝放棄了發兵攻打北國和百濮國的想法。
武帝病入膏肓時,頒佈了他帝王生涯中最後一道旨,要皇貴妃為他陪葬。
陪葬制度由來已久,旨意一下,沒什麼好說的,皇貴妃欣然接旨。
可憐溫良儉讓的皇貴妃,人生尚未過半,前不久才送走了顧太傅,轉眼又要為夫君守靈,接著便要飲下鴆酒,親手了結自己的性命埋入黃土。
也許是上天憐憫,皇貴妃有了身孕,按祖制,有孕之人應免予陪葬。
皇貴妃撿回一條命,卻陷入了另一個困境。
當是時,宣太子雖有儲君之名,也有儲君之能,但沒有武帝親筆的傳位詔書,按祖制無法奉旨繼承大統。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因循守舊不懂變通的文官們建議宣太子當初冷宮之中的先皇后,由其執筆,完成先帝生前未完成的傳位詔書。
先皇后欣然同意,並提出交換條件,恢復其與太子的自由之身,放他們去邊關與家人一起生活。
眾人沉默了,放皇后與前太子去邊關無異於放虎歸山。
宣太子沉思片刻,竟同意了。
皇后出了冷宮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按照約定補寫了先帝未完成的傳位詔書,為防止宣太子食言,皇后扣著詔書。
喜歡重生乙女惹不起請大家收藏:()重生乙女惹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