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戴殊起床洗漱,她也餓了。
剛吃完早飯,在外面散了會兒步,又跟阿姨還有小希插了花,接到了於商的電話。
男人在電話那邊對著戴殊好一番好脾氣的誘哄,才讓女孩子乖一些,不鬧不哭不委屈,最後戴殊也不難受了,於商也就放心了。
他們沒想到這一分開,就分開了一月有餘,這其中經歷了戴殊執導的那部關於家暴的電影的上映。
於商回大陸和公司團隊制定應對計劃,查詢關於馮景平的各種資料還有一些證據,做好準備來應對這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波。
戴殊在家裡住著,沒有她什麼事兒,每天要做的就是養好身體,然後準時跟於商打一通電話。
但是她不覺著時間空閒。
因為關於那部家暴的電影已經剪輯完成了。
現在是給電影取個名字,宣傳,然後定檔上映,等待觀眾的評判就可以了。
所以她每天都會接到製片方或者編劇楊雪或者其他電影工作者的電話,跟她商量電影的名字。
戴殊想了很多,要不要直接把家暴這個主題就在電影名字中顯露出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妥。
畢竟海報已經顯得很悲傷,若是再取一個這麼沉重的名字,這場電影勢必會看的很壓抑。
最後,跟團隊商量了一下,這場關於家暴的電影還是選擇了最普通也最溫暖的字眼:家。
沒錯,這部電影就叫做家。
名字一經確定,立刻就以一種特別醒目的藝術字的形式跟風格悲切的海報融為了一體。
可它還偏偏披著白清風和魯小云的愛情外衣,再加上劇情簡介,以及電影宣傳時,雷宇和湯田田這種養眼組合,以及四位實力派演員,電影暑期檔上映的時候,著實吸引了一批人。
剛開始這一批人其實還是小部分的人。
中國這麼一個人情社會,對於家,人們心裡都有一種特別的定義,有些人會衝著家這個字眼去看;有些人看到名字還有海報聯想到了是什麼內容,帶著看一看的心理來看;還有一群人是看白清風還有魯小云愛情故事的。
總之電影上映首日,票房不算好,但也不壞,屬於中等水平。
電影上映的時候,戴殊還在香港,她在家裡刷著微博,看關於這部電影的所有評論。
看過的都是哭了,哭了,哭了,要不就是沉默,沉默,沉默。
還有就是可以看一看,值得一看。
戴殊看到這些評論想著這話題是不是太過沉重。
她每天在家裡時刻關注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動向。
漸漸地看的人越來越多。
有好多微博大v都推薦這個電影,說是值得一看。
一時之間,電影票房蹭蹭蹭地往上漲。
關於家這部電影的評論也越發的多。
這一天,戴殊穿著睡衣坐在自己房間外面的小陽臺,面前擺著許多水果,她拿著手機在看微博評論。
我一個男孩子,二十多歲大學生,知道這是部關於家暴的電影去看了,看完之後一個人坐在位置上,默默流淚。
我自己去看的,之前從來不會一個人去看電影,家暴是我心裡永遠的傷,我自己來看的。哭瞎了眼睛啊。
喜歡暖心之戀:戴家姑娘追愛記請大家收藏:()暖心之戀:戴家姑娘追愛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