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那些叛官後人。”黑衣人道。
武士統領從懷中取出一物,交給黑衣人。
“將此人形象烙印在此物上。”
黑衣人接過形似令牌似的東西,放在眉心,片刻後,將此物恭敬的遞給武士頭領。
接過此物,對身邊的親隨道:
“用信鴿發往京都。”
親隨接過黑牌,從戰馬後鞧上取下一個木籠。
從籠中抓出信鴿,將此物纏在信鴿腿上,將信鴿拋飛。
頭領一揮手“收隊!”
眾人調轉馬頭飛馳而去。
天賜在夜幕中如同一隻獵豹,警覺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快速的奔行著。
皇城的龍衛大營,首領龍在天正挑燈觀書。
十八年前,屠殺那些叛官,就是他帶著龍衛執行的。
這些年來,時有叛官後人找來尋仇,都被他滅殺了。
他心裡一直在等一個人,那就是李閣老的兒子李天賜。
此人跟在簫依人身邊學藝,終是大患。
那簫依人儼然是俗世界第一高手,他的徒弟豈是善類。
為防止簫依人橫插一手,三年前的大雪山之巔,龍在天約來好友唐門弟子閻王笑潛伏在附近。
當簫依人苦戰百合勝了雪山飛劍離開山峰時,被閻王笑用滅神針打中,一代豪俠就此謝幕。
他的徒弟李天賜卻一直沒露面,龍在天知道,早晚他會來找自己的。
時間拖得越久,對自己越不利。
為等李天賜前來報仇,他養成了白天睡覺,夜晚挑燈觀書的習慣。
室內機關密佈,別說是簫依人的徒弟,就是簫依人本人闖進來,想要全身而退,也難如登天。
忽然,門外守衛拿著一個黑牌走了進來。
龍在天接過黑牌,放在眉心片刻,冷冷一笑:
“你終於露面了,就怕你不出現,露面就好辦。”
攤開紙張,幾筆就將李天賜的形象勾畫出來,叫過門衛低語一番,門衛拿著畫像離開。
第二天,皇城的大街小巷,城門內外都張貼上了通緝告示,畫像正是李天賜。
一些傳言開始在城內散開,說是叛官李玉的兒子李天賜要來京都找龍在天大人報仇。
當年就是龍在天率人將叛官李玉處死的,據說,李玉同黨簫依人也是死在龍在天手裡。
這訊息漸漸傳開,大街小巷,茶館酒肆,一些閒著無聊的人,都在傳播著這些訊息。
一天,一個頭戴斗笠的青年風塵僕僕的走進一間茶館。
要了一碗清茶,坐下慢飲。
聽著茶館裡的人在議論滿街的告示,心中冷笑:
“知道我來了嗎?那又如何,欠的債始終都要還的。既然你先跳出來,那就拿你先開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