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贏得共鳴】

就在葉勁忙著在劇組拍戲之際,他昨天接受《天天日報》記者採訪的新聞,也出現在了當天的《天天日報》娛樂版。

《天天日報》創辦於一九六零年,由第二天堂藥廠的章氏兄弟創辦,每期的銷量在八萬份左右,屬於是非常暢銷的報紙之一。

之所以它有這麼高的銷量,主要是因為它的馬經和娛樂性。香江人都喜歡跑馬,憧憬能夠一朝發財,對於預測馬匹中獎的訊息自然格外關注。

再加上香江人生活壓力大,所以對具有娛樂性的新聞,也更熱衷閱讀。金鏞先生創辦的《明報》之所以能夠大火,就是靠著他老人家連載的武俠小說撐起來的。

正因為它有那麼大的銷量,因此葉勁受訪的訊息,被刊登出來之後,立刻引發不小的反響。

……

在《蛇形刁手》拿下兩百七十萬港幣票房之後,葉勁就一躍成為香江動作片領域,票房最高的明星。像狄龍、王挧、嶽華、田駿、姜大衞等功夫明星,都不能夠跟他相比。

現如今,葉勁已經隱隱然成為香江影壇第一等的人物。能夠與他相提並論的,就只有憑藉《大軍閥》、《一樂也》成名的喜劇明星許蒄文了。

除了地位高,名氣大之外,《蛇形刁手》的精彩好看,也為葉勁吸引了大批的影迷。因此,葉勁受到的關注度自然高。

不過他本人在《蛇形刁手》上映之後,就基本消失不見,想要找到他非得費大力氣不可。因此至今,除了《天天日報》之外,還沒有一家報紙採訪到他。

現在終於有了他的新聞,大家自然紛紛買來看。

當天《天天日報》銷量都增加了五千份,直接賣脫銷。

而看完葉勁的採訪之後,讀者們也受頗受感動。

葉勁那一句【演員要為觀眾負責】,實在是說到他們心坎裡去了。

……

香江電影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爛片。這種現象不單是八零、九零、新世紀所獨有的,而是一貫的慣例。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片商大多急功近利,都想要儘可能的賺錢,而打磨精品所需要的時間、精力實在是太多了。

像胡金筌導演拍《忠烈圖》整整拍了兩年;《俠女》拍了三年,光建城堡、鋪設街道就耗費九個月;拍《山中傳奇》在南韓取景,也拍了一年多。女主角之一的張愛嘉陪他待了三四個月,連一個鏡頭都沒拍,絕望的坐在酒店哭。

像胡金筌大導演這樣的細緻,拍出的作品的確都是難得的佳作。但可惜的是,要所有電影公司都請這樣的導演,所有的導演都像他這樣的拍電影,那電影公司都得破產,觀眾都沒有電影可看。

所以電影公司為了賺錢,就只能犧牲電影的品質,凡事基本上過得去就行,根本不注意什麼細節。

比如《蛇形刁手》的時間設定大概是民國,但鷹爪門掌門上官逸雲,以及他的走狗卻還留著辮子;《師弟出馬》明明講得是民國的事,但官差卻不叫警察卻是叫捕頭,就連用的錢也是銀票。大清都亡了,不知道這銀票由誰來兌換;《笑拳怪招》中說是清朝初年的事,但絕大多數演員都留著現代的髮型……

這些還只是在服裝、佈景、道具方面有所犧牲,小節有虧,無關大局。

但有的電影公司為了賺錢,連大局都不顧了。

電影開拍之前,甚至連劇本都沒有,完全靠編劇現編,稀裡糊塗的拍完然後上映,全靠著明星的名氣來圈錢。

這樣的電影,極大機率會出爛片。像陳興因為《蕩寇灘》、《餓虎狂龍》走紅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拍了近十部電影,每三十五天就拍一部。這些電影,大多數票房過不了五十萬港幣,基本都能歸於【爛片】的範疇。

很多影迷被他的名氣吸引到了影院,真金白銀買了電影票,結果卻看了好些爛片,心中自然難免有怨言。

而有類似情形,被自己喜歡的影星欺騙的觀眾,也真不在少數。因此他們看到葉勁這番話後,覺得非常有道理,很有共鳴感。

……

“葉勁雖然年輕,但說得話真有道理!”

“如果其他演員也能像他這樣,少拍一些爛片就好了!”

“這樣的演員真有骨氣,二十萬的片酬都不賺。像這樣的演員,才是我們的福氣。”

“我覺得以後凡是葉勁的電影,我都會去支援!”

民眾們議論紛紛道,一時間,葉勁的粉絲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