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他親自圈定李超人作為合作伙伴,共同興建新華人行。
在二十世紀初,中環還是洋行的天下。華商備受排擠,要想躋身其中,可以說是難之又難。
當時有一家地產商在中環興建了一座商業大廈,華商競相入駐。而洋行一貫高傲自大,自認為高人一等,不屑與華商共租一樓,於是紛紛退租。該商業大廈便全由華商租賃,由此人稱【華人行】!
華人行矗立數十年,見證了無數風風雨雨,是香江華商勵精圖治、篳路藍縷、開創事業的偉大見證。
但經歷幾十年風雨,華人行也不可避免地老化、陳舊。尤其中環地區日新月異,新的高樓大廈幾乎每天都在建,華人行建於六十年前,原本在當時算高大的樓房,此刻已經成為了小矮子。
匯豊在六三年取得了華人行的所有權,見它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於是便想將這座大廈推倒重建。
華人行位於寸土寸金的中環,過往又有那麼輝煌的歷史,在華商眼中的地位極高。
更不要說這個專案是匯豊的,而匯豊是香江最大的銀行,大班沈弼被尊稱為【沈財神】。誰若能與它合作,建立密切的關係,那無異於抱上一支金腿。
因此全港地產商都願意參與這個專案,分到一杯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最終,沈弼還是圈中了李超人的長實地產。
而他之所以選它的原因,就是因為長實地產在競逐香江地鐵中環地產開發權時,所展現出來的靈活手腕,讓沈弼覺得李超人是商業奇才,所以願意與他合作。
一次中標,兩次得利。
對於李超人來說,這自然是極划算的買賣。
……
“九龍倉的收購又如何呢?”葉勁又關心的問道。
“非常順利,如今我們已經收購到近兩成的股票。”李超人點頭笑道。
他採用人頭戶暗中吸納九龍倉的股票,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從去年開始收購,到現在拿下近兩成股票,再多一點,就足以與九龍倉的掌控者,大股東怡和洋行掰手腕。
發起總攻的日子,就在眼前。
“很好。成功收購把握的有多大?”葉勁一聽,開心地問道。
“如果順利的話,收購成功率幾乎可以說是百分之百。”李超人信心十足的道,“但就怕半路殺出程咬金來。”
現在長實的市值有二十億港幣,再加上葉勁供給的二十億資金,要收購市值十五億港幣的九龍倉,已經足夠了。
而怡和集團這幾年發展並不算順利。因為它奉行的是【香江賺錢,海外投資】的戰略。但近幾年,全球經濟都陷入衰退,使得怡和旗下業務虧損嚴重,資金週轉出現難題,所以它要打【反收購戰】,也不如李超人一方資金足,所以落敗的機率非常大。
不過打敗怡和容易,就怕還有不速之客攪局。畢竟怡和是英資四大洋行之一,自己虎口奪食,未必不會引來洋行或港府出手阻攔。
“但願順利。”葉勁點點頭道。
喜歡龍虎香江請大家收藏:()龍虎香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