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7章 【財報】

“怡和洋行居然也會出問題?!這些洋行還真是時運不濟。”葉勁聽罷,忍不住感慨道。

想當年,怡和、太古、和黃、會德豐,四大洋行是何等的風光,何等的霸道,何等的不可一世。

它們壟斷了香江的交通、貨運、零售、能源、電力、通訊等諸多行業,是名副其實的四大巨頭。

但是現在,除太古洋行之外,其他三大洋行衰落的衰落,賣盤的賣盤。還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令人感慨。

“誰讓它們經營戰略失誤呢。會德豐和怡和從來都把香江當提款機,香江賺錢,海外投資。結果海外投資沒有賺到錢,香江的生意也給拖垮了。”羅康睿撇撇嘴道,“若學太古洋行、嘉道理財團,早就沒有這樣的事了。”

葉勁一聽,點了點頭。

會德豐和怡和兩大洋行,雖然總部是位於香江,但是投資重點都放在海外。它們奉行【香江賺錢、海外投資】的經營戰略,把從香江賺到的錢投到海外市場。原本這麼做是不錯的。

但自七三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都陷入大衰退,使得怡和、會德豐海外生意也受到嚴重衝擊。

相比起來,香江的經濟卻從七五年開始逐步回暖,到八一年時已經呈現烈火烹油的繁榮景象。怡和、會德豐因為主要投資專案都在海外,忽視了香江方面的投資,所以並沒有因此而獲利。

與之相比,華商卻趁著這幾年的時間火速崛起。

像李超人的長實七二年上市時市值僅兩億港幣,但到八一年股市最旺時,市值已經漲到了五十二億港幣。九年時間市值翻了二十六倍,這樣的增速,難怪被港人譽為是【超人】了。

另外,四大洋行中的太古洋行,英資中的嘉道理財團,雖然同為洋行,但卻不像會德豐、怡和一樣。

這些年,他們也一直加大香江的投資,使得自己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比如太古洋行在港島東區開發的太古城,佔地五十三畝,大廈六十一座,一萬兩千多個單位,共有居民四萬餘人,儼然就是一座小城市。

這個專案的總投資約為十五億港幣,為太古洋行帶來近百億港幣的利潤。而且,太古城中除住宅樓外,還有大量的商業地產,如購物廣場、娛樂中心、高檔寫字樓等等,每年的租金就要過兩三億港幣,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嘉道理財團這些年一直注重九龍、新界地區的電力發展,為此投資超過百億港幣之巨。不過回報也是相當豐厚,如今一年的盈利就高達二十億港幣。可以說是相當賺錢了。

……

“這也算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了。”葉勁點點頭道。

不重視香江的投資,又想在香江多賺錢,活該現在落到賣盤的命運。

“既然它們要賣,那我們不要錯過機會。”他隨即叮囑羅康睿道。

會德豐、港燈都是非常具有潛力的好公司。目前只是暫時面臨困境而已,只要好好經營,很快就會恢復過來的。

好像和黃原本虧得幾乎要破產,但由李超人入主之後,第一年就開始扭虧為盈,盈利三億兩千萬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