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8章 【收購】

三月十一號,葉勁派杜威廉同各大華資銀行談收購一事。

此次雖然港府宣佈接管申請破產的銀行,但是港府不會長期接管這些銀行,它遲早還是會幫這些銀行找【婆家】的。

另外,沒破產的十一家銀行,雖然躲過了一劫,但是同樣傷筋動骨。

一是儲戶的信心崩盤,紛紛提走存款,登出賬戶,要想把這些客戶招回來,還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

二是存款大量流失,使得銀根緊張,想要發展,想要盈利,也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無從談起。

三是經濟危機導致大量公司經營不善,極有可能引發大規模貸款逾期,造成壞賬、死賬。到時候,它們這些銀行受損嚴重,一樣也是活不了。

前世,八五年香江海外信託銀行宣佈無法償還債務。原因是八一到八二年間,它貸出一筆價值數億港幣的款項成為死賬,導致銀行虧損嚴重。

同年,嘉華銀行同樣因為一筆六億五千萬港幣的壞賬,引發公眾恐慌,最終同樣被港府接管。

這兩家銀行出事,都是在經濟危機之後才爆發出來的,但是原因追根究底卻與經濟危機有關。可見經濟危機的影響是有其滯後性的,雖然當時表面無事,但其實傷到了骨子裡。

……

各家銀行對於葉勁的收購,有的願意,有的不願。

願意的是因為銀行這次受損嚴重,急需白騎士救命。不願意的是,他們認為這次難關已過,不願意把銀行拱手讓於他人。

而願意的一方,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歡迎葉勁入股,但不希望他拿到控股權;一種是願意將銀行交給葉勁打理。

這兩者中,顯然前者是最普遍的。願意把控股權讓給葉勁的,只有京華銀行、八閩銀行兩家。

這兩家都是小型銀行,存款額不到二十億港幣,所有客戶夾雜一起,不到十萬,分行各只有八家和十一家,在華資銀行中都屬於小不點兒。

不過蒼蠅腿再小也是肉,葉勁對這兩家銀行倒不嫌棄。先後出資一億八千萬、兩億三千萬港幣,將兩家銀行收購了下來,並將其合併經營。

如此一來,新銀行擁有了十九家分行,以及近十萬使用者,雖然存款數量僅剩不到兩億港幣,但也算得上是一家中型銀行了。

葉勁將新銀行命名為神話銀行,邁出了他在香江金融業的第一步。

至於那些歡迎他入股,但不接受他控股的銀行,葉勁也沒拒絕他們的邀請。做生意,就是把自己的盟友變得多多的,把競爭對手的盟友變得少少的。

雖然他現在只能入股,拿不到控股權,但是一樣有話語權,要貸款的話同樣不難,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現在拿不到控股權,不代表將來拿不到控股權。其實和內地穩如泰山的銀行業不同,在國際上銀行業破產倒閉是常有的事情。

次貸危機時,亞美利加就有十數家銀行倒閉,甚至資產高達三千零七十億美元的華盛頓互惠銀行都沒能倖免;這次的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也導致西弗吉尼亞州第一州銀行破產。

所以葉勁不愁沒機會控股這些銀行。

至於港府接管十二家銀行,其實只是暫時接管而已,早晚港府要幫它們找【婆家】。

因為西方社會奉行的是【小政府大市場主義】,講究政府的權力越小越好,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能力。

所以港府不會長期接管這些銀行,而是在它們運營上了正軌後,就會幫它們一一找個【婆家】。

十二家銀行,葉勁沒奢望都要,但要拿下其中的三四家,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港府要幫銀行找【婆家】,一看資質,二看實力,葉勁哪樣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