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經理,鋤頭行動進行得怎麼樣了?”梁舒怡隨後向謝金梅問道。
“已經初見成效。目前我們聯絡的一百五十人中,有一百二十人願意過來。剩下的三十人,雖然沒有吐口,但態度已經軟化。”謝金梅隨即彙報道。
鋤頭行動,即是亞視對無線展開的挖牆腳行動。目標是當紅藝人和創作人員,總計一百五十位。
梁舒怡之前就在無線做過事,對無線還是比較瞭解的。再加上亞視也做了十幾年的對手,所謂【最瞭解你的人不是朋友,而是敵人】,亞視對無線也算得上是瞭如指掌,因此這一百五十人的名單定得非常準確。
其中有沈殿俠、何首信、鄭邵秋、周閏發、呂靚偉、謝賢、劉德華、黃日華、翁美菱、李思琪、黃杏秀等老中青藝人。
以及招震強、韋嘉輝、李添賸、甘國亮、伍潤泉、邱家雄、杜祺峰、梁佳樹、李惠民等等知名編導。
可以說,鋤頭行動一旦完成,無線將遭受重大損失。人才斷檔、青黃不接,劇集、節目全都要停工。
到時候,不要說跟亞視鬥收視率,估計就算跟佳藝比,也未必比得過了。
當然,亞視為此,也要付出四億港幣的成本。平均每位的違約賠償金,就高達兩百餘萬港幣。
這在八二年,可是一大筆錢。不過樑舒怡覺得這筆錢花得很值,事實上如果不是葉勁阻攔,她一接手亞視就立刻挖角,無線現在早就被她挖垮了。
“既然已經有這麼多人願意過來,那就不要再耽擱了。儘快實施行動,以免夜長夢多。”梁舒怡向謝金梅道。
一百五十人中,有一百二十人願意過來,這就已經很不錯了。有這一百二十人,已經足以令無線傷筋動骨。
而損失這麼多人才之後,無線人才斷檔,短時間內,很難補足,只可能是越混越差,翻身的機率很小。到時候,它旗下的人才一樣留不住。
“我知道了。”謝金梅點了點頭。
……
轉過天來,報紙還在報道鍾小火被打一事。不過報道的時候,都把亞視擇出去了。就算寫,也是含沙射影,不敢指名道姓。
因為昨天,亞視已經向好幾家媒體發起了訴訟,指稱他們的報道是誹謗汙衊。在沒有絲毫證據佐證,在警方沒有查明案情,在琺院沒有宣判的情況下,就貿然將打鐘小火的罪名安在亞視頭上。
為此損害了亞視的聲譽,給亞視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因此不僅要求他們在報紙上登載道歉信,而且還要賠償亞視的全部損失,預估為一億八千萬港幣。
因為鍾小火被打一案,警方的確沒有破案,琺庭也並沒有宣判,也沒有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亞視與此有關。
而那幾家媒體的確有疏忽,指名道姓的宣稱亞視與此案有關,的確給亞視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所以亞視的勝訴率是很高的。
一旦亞視勝訴,這些報社就必須要賠禮道歉。而且,就算不賠一億八千萬港幣,打個一折,一千八百萬港幣對他們而言,也是天文數字了。
因此吃一塹,長一智。今天的報道就沒有任何一家敢把鍾小火被打的真兇直接往亞視身上安。
當然,含沙射影還是有的。畢竟這些媒體也是要恰飯的,完全按照事實來寫,一點不誇張,不演繹,它們也就沒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