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一個環節沙克所積攢的懲罰計數其實並不算多,在所有人中排行第四。
目前的排名是:諾艾爾第一、菲謝爾第二、芭芭拉第三、沙克第四、優菈第五、雷澤第六、琴第七、安柏第八、麗莎第九。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沙克掃了麗莎的性肯定會被麗莎公報私仇,但其他受邀者並沒有因此落井下石,一來沙克讓麗莎當裁判是正確的,二來在場之人絕大多數都是與沙克有著良好關係的。
作為麗莎半個弟子的雷澤雖然願意幫她出口惡氣,但以他目前的語言水平只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因此哪怕有著裁判拉偏架也在沙克面前潰不成軍,而且還是一觸即潰的那種。
剩下的兩位是琴和芭芭拉,前者追求公正不願乘人之危,至於後者則一門心思的對著自家的親姐姐不斷髮起攻勢完全不管沙克。
以至於前面一半的時間沙克的懲罰計數一直是最少的,但這畢竟只是娛樂。
所以意識到這一點後的安柏和優菈瞬間倒戈相向,然後便是另一對姐妹倆也同心協力選擇乘勝追擊,到了後面甚至連菲謝爾和諾艾爾都偷偷補刀畢竟她倆數一數二)。
諾艾爾第一是她總是把自己放的太低使得她的防禦效果基本上等同於漁網;菲謝爾第二是因為在如此多人的情況下正常說話的方式還比較生疏,她的懲罰計數僅比諾艾爾稍微少一點點;芭芭拉第三主要是因為對琴的攻勢太猛了顧頭不顧腚的留下了太多破綻;優菈第五主要是因為總是忍不住說出口頭禪;雷澤第六則是他足夠沉默說的少就錯的少;琴第七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大家都顧及於她的身份所以不敢猛攻,她的懲罰計數基本上都是因為自爆,剩下的則是因為大膽沙克發動的攻擊;安柏第八是因為她的語言水平很高,期間她想故意自爆把琴送到第八位但卻被沙克制止了;麗莎最少是因為她是裁判。
當第一個環節結束時,琴的眼神還帶有那麼點兒意猶未盡的意味在裡面,雖然她也知道除了沙克和雷澤外的其他人基本上都在讓她,但這也比平常騎士團內打交道還是親近不少。
如今的琴實際上也不過同樣在今年才剛剛完成了屬於她的成年禮,只是幾乎身邊所有人都因為副團長的身份而忽視了她的真實年齡,但內心的那部分渴望從而消失而是暫時被深深地壓在了心底。
“咳咳,「自欺欺人的假面」環節已經結束,不過接下來的環節所有人依然可以戴著面具,只是不會再因為暴露真實身份而增長懲罰計數,現在進入到下一環節——「玩偶尋蹤」。”
注意到琴正看向自己的眼神,沙克輕咳幾聲後繼續主持起了活動的進展,只是因為琴和麗莎的參與,實際上的活動與最初計劃的差別越來越大了,本來第二環節開始大家就可以摘下面具。
所有人都明白,沙克這樣說只不過是不要讓大家把面具摘下,這樣琴就能繼續“自欺欺人”的留下來參與之後的活動了。
第二環節「玩偶尋蹤」,聽名字就知道這個環節是參考安柏設計的,而這是場團隊賽且由親自採購了玩偶的沙克擔任本環節的裁判,然後剩餘八人再分為兩隊,兩隊各有一個放著相同玩偶的房間。兩隊先自己決定成員的先後順序,然後裁判將需要找的玩偶告知給兩隊序列一的成員,序列一將玩偶某一特徵在序列二背上畫出來,序列二再穿到序列三,序列三再穿到序列四並由序列四前往小隊所屬房間搜尋目標玩偶,成功則全隊不增長懲罰計數,失敗則全隊每人增加一點懲罰計數。
兩隊分別為安柏、優菈、諾艾爾、麗莎和琴、芭芭拉、菲謝爾、雷澤,因為雷澤是唯一的男性,所以他的位置固定為序列四,這一要求沒有任何人反對全票透過。
第一輪,兩隊順序分別為麗莎安柏優菈諾艾爾以及琴芭芭拉菲謝爾雷澤,作為最開始試試水的一輪,再加上兩隊的序列一為壓迫感十足的兩位大姐姐,沙克只能說了個簡單的兔子玩偶,而結果是兩隊的序列四都找對了。
第二輪,沙克表示琴和麗莎不能作為序列一且上下兩輪不能連續同一個人給相同的另一個人畫,雖然麗莎反對但沒有人跟著她表示反對雷澤在對面),於是兩隊順序分別變為諾艾爾安柏麗莎優菈和菲謝爾芭芭拉琴雷澤,這一次沙克說的是獅子玩偶,一隊找了貓咪玩偶而二隊找對了。
第三輪,兩隊順序再變,棕熊玩偶,兩隊都沒誒找對。
……
最後十二輪結束,一隊找對六輪,二隊找對五輪。
第二環節結束後,目前懲罰計數排名為:菲謝爾第一、諾艾爾第二、芭芭拉第三、優菈第四、雷澤第五、沙克第六、琴第七、麗莎第八、安柏第九。
第三個環節「劈波斬浪」是參考優菈設計的,個人賽,不需要裁判,每人透過提供的材料製作自己的小船,然後在水池裡比賽看誰的船最先抵達另一端,不準使用元素力只能用自己製作的道具,再根據名次增加對應的懲罰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