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小報告的人恐怕怎麼都想不到,門沙克反而因禍得福獲得了七星之一玉衡星的許可以至於能夠堂而皇之的出入月海亭了,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而對於門沙克的這份新提案,在大致瞭解完相關內容後甘雨的態度和刻晴一樣,都覺得可以多考慮一下而非直接否決。
對於一般的小事情若是如此表態可能是委婉的表示拒絕,可像這樣涉及方面之大的事情就不一樣了,如此表態反而是慎重。
畢竟類似要致富先修路這樣的道理總務司方面早就總結出來了,再加上璃月港被人們廣泛稱為商貿之都的背景,所以推廣普及鐵路一事在這片土地上天然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不過儘管表現相差無幾,可刻晴和甘雨同意的理由還是有些不同的。
如果說作為青年一代中精英的刻晴是因為對於各種新事物接納程度比較高,所以願意在承擔一定風險嘗試某些方面的技術革新。
那麼有著豐富閱歷的甘雨則是直接透過各種資料分析出利弊以及可行性,然後在最理性的情況下對前景做出研析判斷所以才會同意。
而刻晴和甘雨這兩類人群的典型代表並不反對的事實則告訴門沙克,在璃月普及鐵路與蒸汽機車是具備一定可能性的,起碼璃月方面不會直接否決。
那麼接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至冬那邊了。
門沙克不能完全確定那邊會不會同意這部分的技術共享,或者說至冬方面對此提出的要求能不能讓璃月方面接受。
雖說門沙克這樣做有種先斬後奏的嫌疑,但很顯然只要發揮“空手套白狼”的策略還是能夠輕鬆圓上來的。
因此在向上面傳遞了經過部分修飾的相關內容後,門沙克便很快就得到了批覆,只是這些個條件簡單換位思考下他就知道刻晴與甘雨都不會接受的。
不過道理是相通的。
上面既然開出瞭如此高的條件而非直接拒絕相關技術出口,那麼就說明這並沒有觸及到至冬的底線。
而這樣高的條件與其說是獅子大開口,倒不如說給足了在後續洽談中得以退步的餘地,屆時合作開始時雙方都會覺得自己賺了,也就會有更好的合作氛圍。
當然說是後續洽談,可實際上在得到上面回覆的第二天,門沙克就在滿足所有底線要求的情況下和甘雨以及刻晴完成了相關內容的商議。
其中就比如經過商議,最終七星方面決定將蒸汽機車的軌道寬度由原本的至冬標準適當變窄一些,從而創造並構建了一套專屬於璃月的標準。
月海亭明面上給出的理由是部分路段寸土寸金不需要那麼寬,可深層次的原因可以說是心照不宣。
當然對於這些先期基礎部分的迅速發展,無論是門沙克還是刻晴等人都沒有立即聲張出去。
畢竟在外人看來像這樣效率過高反而意味著決定做出時考慮的不夠全面不夠穩重,不能讓人放下心來。
於是藉助著繼續商議那部分內容的名頭,門沙克與刻晴開始一同出現在月海亭,實則與甘雨開始了後續事項的討論。
又比如說,由於只是在璃月境內首次建設鐵路,這第一期計劃中僅僅包括了第一條試建鐵路的規劃事宜,並且是一條貨運鐵路。
被稱為商貿之都的璃月港對於貨物來往運輸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而且相比於直接開始客運,客運的話就算合作失敗了面對的風險也更低。
所以首條合作鐵路打算率先用於貨運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