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沙克劇團中缺少人手的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
當然這一次可不是社奉行又給門沙克提供了什麼新的名單。
在上一次提供一輪切實幫助後,社奉行那邊對於正式成立的埃里斯劇團就基本處在半放養的狀態。
也就是定期上門觀察一下,並根據劇團的演出情況提供一些活動資金,表示社奉行仍在關注劇團後續發展而已。
這次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則是得益於一個在鳴神島小有名氣的民間商業組織——
萬國商會。
……
不管那個地方,湊熱鬧都屬於人的天性之一。
並且由於埃里斯劇團自成立以來,一直採用的是不需要門票就能入場觀看演出的白嫖模式。
因此出於怎麼可能放著便宜不佔的大眾化心理,一些隸屬於萬國商會旗下商鋪的員工在閒暇之餘也漸漸混進了劇團演出的觀眾之中。
在看完埃里斯劇團的演出返回崗位之後,那些員工不可避免的開始了彼此之間的交流。
對於這種明顯的摸魚行為,對應的店長們並沒有直接呵斥自家員工。
而是在見到這一情況後,果斷的將其上報給了商會的會長。
……
若是普通人聽到這些,恐怕只會想到既然有個免費演出的劇團下次可以一起去看看。
然而同樣的訊息,對於被大家一致推舉,成為萬國商會會長的久利須而言則完全不同。
鎖國令的頒佈,對於那些不遠萬里跋山涉水來到稻妻打拼的外國人而言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而久利須,能夠在這種極其艱難的情況下,能夠以萬國商會的形式讓商會一眾加盟商鋪能夠繼續苟延殘喘,避免像其它商鋪那般直接關門大吉。
因此在逐漸坐穩萬國商會會長之位的同時,也能夠側面反映出久利須的個人能力之強。
除了對於那些拿著雞毛當令箭,定期搜刮錢財的各路小鬼的忍耐程度之強,對於各種可能機會的極高商業敏感程度,則是久利須的另一長處。
某種角度上可以說,在過去稻妻施行鎖國令的時間裡,萬國商會正是靠著這兩點才勉勉強強維繫了下來。
儘管商會成員們過的不算特別好,可畢竟有一大堆倒下的同行襯托,並不會有誰覺得沒有希望。
而在鎖國令結束後的現在,重見天日的萬國商會則更是憑藉著過去沉澱下來的基本盤,迎來了新一輪充滿活力的發展期。
雖然從短期來看,久利須抓住的相當大一部分機會並不能直接給萬國商會創造利潤,反而還會增加支出。
但是換做長遠角度來看的話,則是在透過不斷的投資進行著籌劃佈局。
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憑藉著自己的個人威望,久利須這段時間的前瞻性佈局並不會被其他人反對,因而能夠成功落實下來。
就比如說這次萬國商會與埃里斯劇團的商業合作。
從其他人的角度來看,這一合作就是萬國商會向著埃里斯劇團定期提供人力物力。
至於另一邊的埃里斯劇團,需要做的不過是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宣傳。
換句話來說就是在演出過程中增加一點萬國商會的商標植入,包括但不限於演出結束後分髮帶有萬國商會標記的各式生活用品。
看起來萬國商會付出的不少甚至是在做虧本生意,然而實際上一大半的摩拉都透過種種途徑重新完成了回流。
比如說劇團採購的各項物資,都指定了萬國商會下面的各式商鋪,劇團省時省力商會也有進項。
又比如說對於願意來劇團兼職演員的萬國商會旗下員工。
對於這些人,門沙克並沒有選擇傳統的每月按時發放底薪的模式,而是採取了多勞多得的階梯式方案,讓他們的薪資與參演演出、排練的次數與表現直接掛鉤。
而這些商會員工的花銷又基本上都在商會自己那邊。
結果便是商會付出的那些摩拉,有超過六成近七成都直接或間接回到了商會手上完成了資金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