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1章 新時代的材料

10月下旬。

距離“星海二代”電腦的釋出日期,已經過去了四個月的時間。

對於這款電腦的銷量,營銷部經理李遠良給他彙報了一番:

“陳總,現在在個人電腦的市場,星海電腦佔據了新增市場的60%,把傳統電腦打的節節敗退,甚至逼得微軟公司一再下調正版作業系統的價格,只要50元就能用上正版。”

“但依然沒用,跟咱們的軒轅作業系統相比,indos系統毫無競爭力,正在被市場淘汰,畢竟它們不僅價格昂貴、後門與漏洞眾多,體驗上也不如我們,消費者知道該如何選擇。”

陳今瞥了他一眼:“別說那麼多廢話,我問的是星海電腦的銷量,別扯那麼多亂七八糟的。”

“是是是。”

李遠良收斂笑容說道:“根據各級代理商提交的資料,目前星海電腦的出貨量一共為650萬臺,其中星海一代300萬臺,星海二代350萬臺,此外桌上型電腦佔六成左右,筆記本佔四成。”

“不過這幾百萬臺的星海電腦銷售額,不等於我們星海科技的營收,我們賣的只是最核心的CPU。因為下游廠商的採購量大,以及廣大DIY玩家的網上訂購,咱們公司的CPU出貨量一共為1000萬片。”

“平均每片CPU的售價為1800元,一共給公司帶來了180億的營收,利潤大概在百億左右。”

當然處理器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因為除了個人電腦需要搭載CPU,大型的伺服器、超級計算機、專業工作站、先進軍事裝備……等等領域都要用到處理器。

僅僅是Z國市場,每年的處理器銷售額,就在千億以上。

如果星海科技把這塊市場全部吃下!

每年就能創造上千億的營收,獲取超過500億以上的利潤。

可以說星海科技又坐擁了一座大金礦。

不過……

星海科技今年的營收,卻不怎麼樂觀!

跟去年相比,甚至有明顯下滑、萎縮的趨勢。

李遠良就憂心忡忡地道:“陳總,公司今年的營收,有可能會比去年下滑30%以上。”

“現在掃地機器人的市場,基本飽和了,哇哇機器人的銷量較去年下跌了超過四成。”

“醫療機器人也不太好賣,市場出現了幾款功能類似的產品,價格也更便宜,導致我們的銷量下跌了五成。”

“智慧學習機更不必說了,是公司營收的主力,去年的出貨量接近1億臺,差不多每個學生一臺,今年的需求就不行了,出貨量還不到3000萬臺,明年的出貨量恐怕更少。”

“此外公司今年推出了幾款工業機器人產品,國內工廠紛紛採購,銷量還算不錯,實現了百億左右的營收。”

“再加上星海電腦裡搭載的CPU,也成了公司表現亮眼的利潤增長點。”

“但就算這樣,還是抵禦不住營收下滑的趨勢。”

“當然公司的工作助手、虛擬工廠、特效引擎、遊戲引擎等軟體產品的表現不錯,今年的營收有望超過1500億,較去年增長了80%,可是由於公司發起‘星軟聯盟’與‘星腦聯盟’後,花錢如流水,軟體產品的盈利速度,跟不上公司的燒錢速度……而且這錢還要燒一到兩年,抵消了軟體產品的盈利。”

“所以,不僅公司今年的營收會大幅下滑,公司的盈利也會大幅下滑,財務報表可能不是很好看。”

也幸虧星海科技不是上市公司,若股民們看到星海科技的營收暴跌30%、盈利暴跌50%,拿出一份相當難看的報表,恐怕會立刻拋售股票,引起一波暴跌。

但這也是實體經濟的規律。

尤其是硬體產品,不管你多麼大的市場,也總有達到飽和的一天,巨大的存量將會限制你的增量……有些類似於生物的增長曲線。

可分的蛋糕會越來越少。

更沒有那家公司可以擺脫這種規律,包括星海科技。

故而公司營收下滑、利潤下降,是早晚都會發生的事情。

許許多多的曾經叱吒風雲、名聲響亮的著名公司,之所以衰敗、消失,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市場規律。

尤其是前沿科技領域,那些號稱“百年品牌”的老公司,堅挺時間真超過百年以上者,可謂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