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麼多天過來,王雋一直都是個強勞力,沒有任何的架子。
這沒什麼奇怪的,人手不夠的時候,當首領的也得上。
王雋一邊幹活,一邊琢磨建窯。
建鍊鐵的窯之前,王雋必須先建個別樣的窯,用來製作木炭。
燒柴能燒出陶,冶煉銅的的溫度和陶差不多,但是鐵的熔點比陶或者銅就要高得多了。
這樣一來,原來的燒柴已經不是辦法。王雋想到的,是改用燒炭,並且進一步改善送風系統,增加供氧量,保證炭火燒得紅火。
燒炭就是在燃燒不充分的情況下讓窯裡的木材碳化。
也就是窯裡溫度起來後,減少進氧量,甚至把窯封了。
好吧,說幹就幹。
公元1年12月4日,王雋、靚仔、夏風、牛力四人動手修建炭窯。阿壯帶來的兩個人則繼續做建房工作。
建窯,沒有人比靚仔更在行了。王雋把設想一提,靚仔就領悟了。
過了兩天,阿萍帶著一大批的人過來了。
王雋數了數,一共有二十六人。一半男人,一半女人,都是能幹活的。
王雋把過來的八個男人分派去協助靚仔建炭窯,剩下兩個砍柴。算上之前的四個人,建窯這裡一共有十二個男人。
女人和另外六個高山族男人包括阿壯,交給桃花指揮,負責建住處和找吃的。智聰則被王雋撤回去幫靚仔的忙去了。
桃花手下有十三女人六個男人。她把人分成四個組:
一個組打獵,一個組負責採集和後勤。
一個組桃花自己帶隊,領著二個女人捕魚。她首先做了兩個大魚籠,在就近的小河裡抓魚。小河在不遠處,一直通向大海,離大海大約有十多里路。
桃花還建竹筏,準備從小河出到大海去拉網。獸皮已經讓阿壯帶了過來。
剩下的男女人組成一個組,伐木建房,由阿萍負責;
這樣,鐵山駐地立即成了一個火熱的工地,所有人都馬上忙碌了起來。
人一多,王雋的職責也由親臨一線改為了指揮協調。
畢竟,人多了就得有人管理,管理不好效率就會下降。
指揮是比干體力活更重要的工作。
還有,建窯和建房,他還要進行技術指導。
人多力量大。況且這個時候的人體能普遍極好,不過六日,炭窯就建好了。
而燒炭用的柴也已經準備就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公元1年12月13日,王雋要試著燒第一窯炭了。
因為是第一次制炭,算是摸著石頭過河。
沒想到出了意外。
木頭在窯裡架好以後,王雋就命令靚仔帶人把頂部的窯口封了,只留下一個極小的口通風,防止窯內氣壓過大。
然後就在窯底隔空燒火加熱,升起溫度。設計這個窯的時候,燒火的地方和制炭的空間是分開的。
火是一點點燒的,不能讓窯裡面架起做木炭的木頭燃起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