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法燒出來的鐵坯,王雋也是第一次看到。
那些浮結在表面的“石頭”,當是所謂的鐵渣。這些鐵渣沒有鐵重,自然就留在了面上。
根據以前的知識,鐵坯裡面,會有許多雜質,比方說磷、硫。
接下來,王雋要對鐵皮進行錘鍊,看看能不能把鐵坯變成真正的鋼鐵。如果是,那麼鍊鐵成功,立即著手提高產量。如果不是,就找出原因,直到練出鐵為止。
打鐵的工具早就準備了的。
一個火爐,裡面盛著木炭,與一個簡易風箱相連;
一個放在大樹墩上的石砧,用來打鐵;
再就是石錘、木棍。
第一步,清除表面鐵渣。
這個很簡單。王雋讓人把鐵坯放在石砧上,命令壯漢牛力和夏風掄起石錘敲打鐵坯。
那石錘,是按照王雋的要求加工的。
王雋在電視電影上看過祖輩們打鐵的鏡頭,依葫蘆畫瓢,做了一個出來。
當然,這只是臨時用一下。既然有了鐵,以後就用鐵做鐵錘。
隨著一陣叮噹作響,石屑薄皮四處飛濺,鐵坯面上那層附著物輕易去了個七七八八。
裡面的部分,卻是堅硬無比。石錘砸上去,甚至會濺出火星。
鐵坯一時“瘦身”了不少。
“就這麼敲掉一大部分?”靚仔自言自語道。
“往下看。”桃花道。
這是一件稀罕事,眾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事情的演化。
接下來做第二步,王雋要提純鐵坯。
絕對的“純”是做不到的,也沒必要。有些成分比如說鐵裡面的碳,適當保留可以提高鋼材的強度。要是加進鎳鈦什麼的,就成了不鏽鋼。
他要做的,是儘量去除有害雜質。
用的辦法就是鍛打。
他命兩人將鐵塊放進火爐,埋在木炭裡面加熱。
智聰拉動風箱,爐火燒得火紅。
沒多久,鐵塊便變成了紅色。
要把鐵融化成液態,溫度得在一千五六百度。但五六百度的時候,便會被燒紅軟化。
所以燒軟一塊鐵,比融化鐵礦石容易得多。
王雋讓人夾出鐵塊。
這可有點難了。畢竟,鐵塊是燒紅的,手是不能碰的。夾起鐵塊的工具只有木棍、木叉或者石鏟了。
木頭碰到鐵塊,因為有水分,被灼的滋滋作響,甚至會起火。
不過也就麻煩點,眾人用各種工具七手八腳地把紅色的鐵塊轉移到了石砧上面。
第一次叉起鐵塊,配合不默契,費了點時間,放到石砧上的時候,鐵表面成了暗紅色,顯示溫度下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