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派遣到武陽城內的大明使臣也是在開始動作。不過不是暗地裡的,而是明目張膽的派人前往各大練氣士門派。
其目的有兩個,其一,是真心想要招納那些練氣士,其二,則是為了讓安化國朝廷對那些練氣士門派有所戒備,使安化國和那些練氣士門派之間產生隔閡。
而只要安化國朝廷和那些練氣士之間的關係不再像以前那般親密,到時候大明只要稍作文章,那便是可以使得安化國朝廷和練氣士分裂。
到時安化國朝廷和練氣士門派各自為戰,大明便可逐個擊破。
當然了,大明的特工也沒有太過於明目張膽,而是做的較為隱秘,為的,就是不讓安化國朝廷察覺到不對。
不過,在實現這一步的時候,過程是相當的曲折的。首先,大明必須要把握好時機,不然的話,也不好行事,同時,大明還需要應對安化國東西廠的排查。
好在,大明特工可遠比安化國的東西廠要給力的多。
在徵安軍到達武華城之前,大明的特工便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功的策反了一個練氣士門派。不過,付出的條件也自然是不小的。
畢竟,那些練氣士門派始終還是忠於安化國朝廷,不是那麼好策反。
但當朱厚照得知這個訊息,卻是讓他高興的差點沒有睡著。好在由於行軍帶來的疲憊,所以朱厚照即便是興奮不已,卻也是到休息的時候能夠睡下。
很快,飛逝的時間便是來到了第七天,大軍成功的抵達了武華城城外,並且安營紮寨,等待著向武華髮起進攻。
同時,在大明軍隊到達的第二天,安化國朝廷從封華等城抽調而來的援軍也已到達武華城。
不過,這次安化國大軍倒是聰明瞭,沒有主動出擊,而是將城牆加固加高,等待著大明軍隊主動攻城。
畢竟,守城還可比主動出擊要安全的多,同時能夠拖得時間也是更長。
而安化國朝廷和那些練氣士門派的表現也是如朱厚照所料,朝廷和那些宗門之間雖然沒有發生矛盾,但是派遣而來的主帥卻不再是那些練氣士門派培養起來的人,而是安化王在逃離華夏所帶走的軍事人才。
得到這個訊息,如無疑是令人高興的,因為,一切都在按照他們的計劃走,安化國朝廷可謂是被牽著鼻子走。
大明徵安軍正在等待著另外三路大軍的訊息,同時也在等著海軍的訊息。
只要海軍將海岸線再次控制住,那麼,徵安軍便會向武華髮動全面進攻。
不過,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這給了武華城內的安化國士兵有了緩歇的時間,也有了準備的時間。
而這換來的,就是增加大明士兵的傷亡。可是,比起一舉滅掉安化國,這點傷亡有算得了什麼呢!
屆時,大不了讓從前莫斯科公國徵來的大明士兵作為攻城的第一梯隊便可,反正損失了也不過是損失那些人而已,對於大明華夏計程車兵,又損失不了。
所以,即便是朱厚照愛兵如子,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