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五五章 憑什麼?為什麼?!

而在番茄影評網上,《山花爛漫》被人砸了不少爛番茄,評分已經從原先的8.0分掉到了7.2分,影評也是負面居多。

至於《那些年》的評分雖然也降低了一些,但卻穩定在8.8分,影評中也是好評居多。

除此之外,《亂·江湖》第二日票房為3102萬,比第一天增長了一些;《大寧威龍》為2813萬元,也略有增長;《人皮鬼》票房只有1021萬,上座率再度暴跌,評價較差。

到了此刻,明眼人都已經能看得出來,同期上映的五部影片中,《那些年》的潛力無疑是最大的。

事實上也確實沒錯,第三天,進入電影院中觀看《那些年》的影迷又多了許多,上座率為94,但放映場次沒怎麼增加,票房達到了3875萬;第四天,《那些年》票房略微回落,但依舊有647萬;第六天,40萬……

時間很快到了12月11日晚上,《那些年》首周票房總數出爐,達到了2.5億元票房,也拿下了單周冠軍,驚呆了無數小夥伴。

除此之外,排在第二位的是《亂·江湖》,單周票房達到了1.9億元;第三位是已經上映第四周的《星河戰爭3》,1.5億;第四位是《大寧威龍》,首周票房1.4億;第五位才是《山花爛漫》,首周1.1億——

沒錯,《山花爛漫》這部首日票房三千萬的影片,首周票房只有1.1億而已。

在第二日過後,《山花爛漫》的票房幾乎是一天掉一截,單日票房在上映第五天的時候就已經掉下千萬,第七天的時候更是隻有500萬出頭!

單日票房從3000萬掉到500萬,《山花爛漫》僅僅只用了七天而已。

看到這種情況,哪怕只是一個傻子也知道,《山花爛漫》這部電影撲了,後續也沒什麼看頭了。

而和《山花爛漫》不同,《那些年》卻已經大紅大火,迎來了無數人的追捧。

首周2.5億的票房啊!這是奔著十億總票房去的啊!

未來的三到四周,影院是《那些年》的天下了!

……

“本週票房成績出爐,《那些年》2.5億遙遙領先”——大寧電影報“大舒、大米熒屏處女作大獲成功,首周票房達2.5億元”——大寧娛樂日報“本週新人票房領跑,大舒、大米《那些年》獲2.5億票房”——燕京晚報“《那些年》vs《山花爛漫》,《那些年》大獲全勝”——紅浪新聞“大米選擇《那些年》放棄《山花爛漫》,是最正確的選擇”——易迅新聞“大舒、大米影壇成功,或可憑《那些年》躋身影壇一線”——麻花新聞“影壇和樂壇,你覺得大舒、大米更適合哪一邊?”——環球娛樂調查“……”

時間到了12日一早,各大網媒、紙質媒體的新聞報道紛紛出爐,《那些年》電影再度霸佔了不少媒體的頭版頭條。

這些報道幾乎是一面倒的正面評價,而之前與《那些年》敵對的《山花爛漫》則被不少媒體拿出來進行對比,《山花爛漫》劇組不知不覺中被黑成了一坨翔。

舒泓明、大米看著這些報道,一個個是喜笑顏開的,而鄭遨、陳紫仙看到這些報道的時候,險些沒有把報紙撕爛、電腦砸掉。

這些榮譽明明應該都是屬於他們《山花爛漫》劇組的才對!

《那些年》只不過就是個草臺班子而已——

憑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