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學堂門口,只見那樹蔭底下停著一輛香車,香車旁站著一大一小身著紗裙的兩個娘子,容顏甚美。
丁睿走上前去,拱手行禮道:“兩位娘子請了,是找我師父的麼?”
那小娘子笑道:“好俊俏的小童,你是不是叫丁睿啊。”
丁睿摸了摸小腦袋奇道:“小娘子是何人,怎的知道小子的名字。”
小娘子笑道:“你可是蘇州城裡遠近聞名的小神童,誰人不知。”
丁睿更奇怪了:“小子就是一愚笨的學童,哪是什麼神童,小娘子謬讚了。”
那大點的娘子笑道:“你師父在麼,我二人與你師父是舊識,特意找令師討教數算之法的。”
丁睿道:“師父去酒坊工地了,兩位娘子怎麼稱呼。”
小娘子笑道:“你就叫我青姐兒好了,這是我家小姐,你叫景娘子便是。”
這二人便是景靈與小青,自從上元節認識吳夢之後,一直想著前來討教學問,夏日裡天氣炎熱,客人不多,兩人便趁著閒暇趕著馬車來到了吳山村。
丁睿呵呵道:“那成,二位不如先到學堂內稍事歇息,我尋人去喚師父回來。”
說罷領著二人進了學堂,找了間涼爽的課室請兩人坐下,吩咐廚子打來茶水解暑,又打發他前去喚師父回來,廚子沒奈何頂著個遮陽斗笠前去。
“今日學堂不講學麼?”景靈問道。
“回景娘子的話,如今天氣酷熱,師父吩咐正午過後兩個時辰再開講,只講一個時辰的課。”丁睿回答道。
景靈剛想開口問問吳夢的事情,卻被嘴快的小青打斷了:“睿哥兒,聽聞你也精通數算之法,是也不是。”
丁睿眨巴了兩下大眼睛,不解的說道:“哪有此事,小子的數算之法剛剛入門,不值一提。”
小青擺了擺手道:“你可別自謙了,要不我出兩道題考考你。”
丁睿呵呵一笑,摸著小鼻子道:“做題我最喜歡了,青姐兒稍候片刻,待我拿紙筆前來。”
說罷拿來兩支筆、硯臺和紙張,靜候小青出題。
小青握著鵝毛筆一下子懵了,問道:“這筆如何用。”
丁睿從桌上拿起毛筆遞給她道:“青姐兒,你用這毛筆吧,鵝毛筆是我用的。”
小青狐疑的看了看丁睿,拿起毛筆就出了一題,景靈笑吟吟的在一旁看著,也不插話。小青寫完題目,丁睿拿起來一看,卻是一首詩:
李白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原有多少酒?”
小丁睿撓了撓頭,冥思苦想起來,手拿著鵝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景靈和小青湊到身後一看,都是些大食數字和看不懂的符號。
這道題是唐代的數學家張逐所出,曾經難倒了不少人,景靈初次看到此題時曾經摸索了好幾天才解答出來。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