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章 太子賑災

陳琳一看這不是個事,後苑造作所還是太小了,於是把周懷政叫來道:“懷政啊,太子殿下弄的那作坊不可放在後苑了,每日裡進進出出不斷,又並非為宮裡打造的物什,平白惹人閒話,你去外諸司瞧瞧哪處有個合適的地方便搬出去吧。”

周懷政想了想說道:“啟稟都都知,下官以為還是單獨開設一間工坊為好,宮內宮外諸司皆為皇家打造物什,若是讓御史臺知曉了,又會上本參我等一個‘與民爭利’。反倒不如像賣烈酒和活魚那般弄幾個老內侍來擺弄,既解決了他們的衣食之憂,太子也獲利不菲。”

陳琳一想也是,何必弄在宮裡惹人閒話,反正是個賺錢的買賣,放在哪裡都不怕沒有生意,於是說道:“那你去找幾個願意提前致仕的老傢伙過來,安心去城外開工坊吧,哦,對了,令尊已然致仕,不是可以去幹這個麼?”

周懷政笑了笑道:“家父可以去監造一番,時時在那處他怕是不願意了。”

三個老內侍被周懷政一忽悠,又見賣魚的都發了財,便一起致仕,拿出畢生的積蓄佔了作坊的兩成分子,陳琳則暗中使手段將修內司一處木工作坊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趙禎。

趙禎帶著陳坤、楊文廣二人來到作坊大致看了看,這裡緊靠著蔡河的上游,水輪機架設便利,還有一個碩大的院子,木材堆積如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禎不由發愁道:“都都知,小王我可是隻有幾千貫,這處如此之大,還有恁多木料和器械,怕不要幾萬貫才能買到手?”

陳琳暗笑,宮裡的物什產業不都是你家的,不過是左手到右手罷了。

他笑著說道:“太子殿下,此處你先用,賺了錢分期還給入內侍省好了。”

趙禎想到能賺大錢,小臉激動起來,拍著案几道:“對,有錢賺還怕個甚子,那活魚如今不就賣的很好,這事幹了。”

周懷政一臉媚笑道:“太子殿下學識甚廣,不如給作坊取個大名如何?”

趙禎撫著額頭想了想,叫什麼名字呢,總得大氣點,不能墮了自己的威名,他仰頭望天思索。

忽然靈機一動說道:“有了,既然是三個老內侍來經營,天、地、人正好是三才,就叫三才作坊吧。”

周懷政一臉媚笑道:“殿下大才,如此響亮之名也只有太子殿下想的出來,換做是微臣,只怕需冥思苦想一輩子。”

陳坤和楊文廣對視一眼,深感周懷政的馬屁功真是不一般,難怪官家和太子都器重他。

三才工坊開張後,又從災民中招募了三百多青壯漢子,除了活魚鼓風機,又開始打造滑輪吊杆、船載水力磨面機、水力球磨機、軌道車、水力鋸木機。

機器甫一推出,民間工坊蜂擁而至,把三才作坊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來拉貨的大車絡繹不絕,天天都有人守在門口催貨。

趙禎見到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去開封府,嘴巴都笑的合不攏了,少年太子心胸裡滿滿的都是成就感。

東京城外的災民發現自九月開始米粥明顯粘稠了許多,到了十月底寒風呼嘯之時,他們又吃上了白米飯和鹹菜。

十一月官府送來了禦寒的草墊和大批稻草,十二月中又發放了不少衣物,災民們縮在窩棚裡也不是那麼冷了。

滑州災民們對朝廷的賑災很是感激,四處稱頌官家的恩德,趙恆得知後龍顏大悅。

靠著趙禎的三才作坊和活魚檔賺來的錢財,這些災民們渡過了一個寒冷的冬日,沒有人因凍餓而死。

要是放在以往,雖說大部分災民在官府的賑濟下能渡過寒冬,但總有一些體質虛弱的是熬不過去的,更不要說能囫圇著吃飽肚子。

公允的說這功勞八成要歸功於陳琳,沒有他居中排程,就靠趙禎、陳坤、楊文廣三個小子根本成不了事。

趙禎對《格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陳坤不過學了區區數年,就能弄個工坊出來改善上萬災民的生活,若是大宋天下都興辦工坊,那將是個什麼樣的景象?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