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章 分工合作

講完粉條和麵條的做法後,吳夢從書櫃裡找出個小冊子道:“這便是製作的法子,你二人試著去弄吧,為師其實也只看過,並未做過,多試試就有經驗了。明礬大宋到處有的買,食堂裡做包子便用這東西,可去拿些做實驗。

為師這就安排下趟出海的船隻多買些回來,先去找找你們的和尚師父,把水力破碎機搞出來。房子建好了,裝置搞完了,這明礬也就回來了,快去弄吧。”

打發走了兩個學童,吳夢伸了個懶腰,終於又分出去了一些事情,芋頭粉條和麵條是為了解決將來南拓時的糧食問題,總不能讓南下的廂軍們老是吃乾糧。

他忽然又想起了罐頭的事情,答應了小青總是要弄的,可是這玻璃不能隨便燒啊,要是傳出去,以後還怎麼一百貫一個的賣。

現在臺灣是控制著玻璃製品,一年最多燒上一百來個,弄上一兩萬貫回來,燒多了就不值錢了,他想了想,還是放一陣再說,先去看看造船的工坊如何了。

周良史年後又出海了一趟,帶著船隊克服了風浪等上棉花嶼,裝了六船鳥糞石回來,然後留下一艘專門運送鳥糞石,另外五艘繼續回大宋運礦和其他雜物。

現在臺灣外運的只有軸承和玻璃、水泥,從內陸回運的是鐵礦和肉食、布匹,在沒有分田之前,這些東西都是按人口配給,完全是貼錢在弄。

臺灣的外債已經高達八萬多貫,基本是欠丁家七成,盛隆商鋪三成。

所以吳夢急著要把大車趕緊上馬,好歹多掙些錢回來。

目前海船載貨量太少,兩年還得維修、清理船底一次,費用不少,而且,每年的七、七八月份都是颱風高發期,依靠現在的手段沒法預測颱風,這兩個月都是停航的,看來還得再買兩艘三千石的大海船,否則解決不了目前的困境。

吳夢來到造船工坊,工坊內兩臺水力鋸木機在忙活,其他的木匠們都在用鋸子手工鋸木板,林貴平正好也在,看到吳夢馬上走了過來,吳夢笑道:“提舉老爺,你也在此巡視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林貴平笑罵道:“你少揶揄某家,船場的水力鋸木機太少,大車做不出來幾輛,你還不想法子多弄些出來。”

吳夢真是委屈,現在缺鐵啊,那麼多的農具要做,一時半會從哪裡弄到鐵礦,臺灣就是這點不好,那鐵礦一是貧礦,二是含硫高,以現在的能力還是不要動的好,於是說道:“那如何是好,鐵礦運量有限,還得買上幾艘大船才好。”

林貴平一蹦三尺高,叫道:“還買船,你還是先把某家賣了吧,現下欠債越來越多,軸承的產量有限,入不敷出。”

吳夢笑道:“一艘三千石的海船也就是區區一兩千貫,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怕什麼,有了鐵礦還怕沒有軸承。”

林貴平想了想覺得也是,如果靠這點運量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還清債務,他忙喊道:“周家大郎、周家大郎。”

周良史聞聲過來,行禮道:“二位官人喚在下來,是有事麼?”

林貴平問道:“也無他事,就是問問那三千石的海船多少錢一艘。”

周良史想了一會,才說道:“這三千石的大海船我周家造不了,還得去福建買,估摸至少也得兩千貫上下。”

吳夢和林貴平對視了一眼道:“你且修書回去,讓你家中子弟幫臺灣買上兩艘,派人到蘇州丁家去拿訂金。”

周良史笑道:“不必了,我周家在福建那處的信譽甚好,若是有船,先送到婁江碼頭再給錢不遲。”

林貴平道:“如此甚好,你且趕緊去修書一封,趁著此次出海將信送過去。”

周良史領命去了,吳夢看了看船坊,如果沒有水力機械,這速度確實提不起來。他思量著要不乾脆把那金瓜礦挖了,但琢磨了一番還是覺得不行。

要是出了金銀礦和銅礦,朝廷極有可能派來文官治理,那時可就麻煩不小,算了,這債不是還不起,慢慢來吧。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