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章 契丹農戶

丁睿從口袋裡掏出二十個銅錢遞給漢子道:“這位大哥,我二人走了許久,有什麼吃食,弄點過來可好。”

那趙五郎手足無措,他知道那糖果賊貴,丁睿一下子給了這麼多,他哪好意思收錢,當下連連推辭,丁睿懶得跟他糾纏,直接塞進了旁邊小孩的手裡。

渾家進了灶屋,不多時拿出幾個餅來和兩碗稀粥,趙五郎頗為不好意思道:“兩位衙內,俺們家裡窮,只有一點點麥粥和餅子,兩位不要見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丁睿笑道:“不見外,不見外。”端起麥粥和餅子吃了起來,三兩下就幹掉了,耶律古可就慘了,又不好意思不吃,只好小口小口的啃著硬邦邦的餅子,要知道這戶人家是把最好的餅子拿給他們吃了。

丁睿趁著耶律古在吃餅,又隨便聊了幾句,方才知曉燕雲人少地多,可畝產只有一石左右,如若沒有天災人禍,只要捨得幹,賺個肚飽還是問題不大。待到耶律古吃完,丁睿便起身告辭,那趙五郎千恩萬謝送出了門。

丁睿上了馬,心裡有些不爽契丹官府對大宋的反面宣揚,於是對著漢子道:“大哥,大宋百姓的生活比你們好多了,尤其是江南,一季兩熟,畝產三石以上,交糧兩鬥,富庶的蘇州等地勞役都已經免了,沒有免的地方大部分勞役也是朝廷廂軍在幹,百姓們勞役很輕的,服軍役的每年有錢有糧,以後別信契丹官府胡說了。”

趙五郎眼望丁睿遠去,剛才那番話他簡直不敢相信,南朝百姓一年有那麼多收成歸自己,又不服勞役,這還是官府老爺們所說橫徵暴斂的國度嗎?他們離開中原的統治是幾百年了,已經不把自己當做中原人了,說起大宋都是以南朝相稱。

耶律古在馬上對丁睿苦笑道:“丁衙內,日後可千萬別到處宣揚大宋富庶了,若是傳到官府,家父不好做人。”

丁睿笑道:“好好好,以後不說了。”

耶律古嘆道:“南京道是契丹最富庶的地界,賦稅要佔到契丹的一半歲入,自從太后去世,陛下親政,連年征討高麗,勝少敗多,去歲高麗龜州之戰更是一戰死傷數萬,把國庫都打空了,百姓的賦稅日重。”

丁睿更加嘆氣,就這麼個貧窮之極的國家,連高麗那彈丸小國都幹不贏,大宋當年是怎麼輸在他們手裡的。

當年的大宋檀州之戰和去歲高麗的龜州之戰契丹其實都輸了,為何兩國還要向契丹納貢,難道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麼?

他真是很不服氣,暗暗下了決心,將來有朝一日定要在幽州城下橫刀立馬,同時也要給契丹所有百姓一個解脫。

到鄉村裡轉了一趟,丁睿心裡感觸頗深,析津府不如蘇州城那是肯定的,不過析津府的城郭戶市民)的生活還過得去,可若說析津府城外的農民,那和蘇州的農民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那漢子家裡窮的拉稀,說的不好聽那是在冬天裡苦熬著等待春天。北地一年只能種一季,畝產不過一石,還得交糧賦,服徭役、差役。

百姓們除了種田還得養牛放牧,一年到頭沒個肚子飽,看著牛羊成群,其實許多都是幫契丹貴族們養的,自己不捨得吃,大批契丹貴族就是趴在他們身上的吸血蟲。還有不少無田的百姓直接就是契丹貴族的奴隸。

契丹的軍制大半是徵兵制,全民皆兵,平時沒有軍餉,打仗還得自己帶裝配和馬匹。丁睿心道難怪契丹總是想去搶劫大宋,搞了半天是如此的窮。丁睿不是穿越者,自然不知道契丹的歷史,契丹的國土遠大於大宋,人口最多時不超過一千萬人,還不到大宋兩成,可想而知口糧有多缺乏。

回到城裡,耶律古又帶著丁睿去看了契丹人的私塾,這裡的教授都是用契丹文和漢文兩種語言教學,再看看契丹人文字,耶律古介紹說遼太祖阿保機的神冊五年920年)始制契丹大字。

後來皇族耶律迭刺制契丹小字,大字是類似漢字的方塊字,只是增減字的比劃,小字是表音文字,拼音結構類似高麗文相似,小字共計350個。

丁睿本想學學,但發現學習契丹文字實在是有些難,只好作罷,好在大遼的漢語和契丹語在朝廷通用,稍有些文墨的高官顯貴便通曉漢語,只有那食古不化的契丹王公貴族對漢語不屑一顧。

契丹人和大宋造句時用詞順序不一致,比如剛聽到契丹兒童唸詩句:“月明裡和尚門子打,水底裡樹上老鴉坐。”丁睿聽得莫名其妙,兒歌不像兒歌,詩句不像詩句,耶律古解釋一番才知道這是唐詩: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丁睿不由得啼笑皆非。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