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章 南拓之行

小船上的船工們划著小船上了岸,接過大船拋來的纜繩,系在河畔的大樹上,船上的篙工放下跳板,跳板不夠長,離岸邊還有些距離。

智慧和尚喝到:“三十名騎軍攜馬隨我上岸,步軍隨後上岸,原地守衛,由陳副都頭節制。”

“諾”!軍士們應道。

步軍先行下船,抽出鋼弩上弦戒備,三十名騎軍加上智慧和尚上了岸,與岸邊的守衛軍士抱拳道別後,智慧和尚一馬當先,衝入樹林。

樹林不深,不到五十步便是開闊地,只見此地僅有耕作後的水田印跡,卻雜草叢生足有半人高,不知道多久無人耕種了。

智慧和尚帶著騎軍直穿島嶼到了北邊的河畔,人影子也沒看見一個,僅有幾個水鹿倉皇逃竄,智慧和尚帶著騎軍追擊過去,射死了五隻野鹿放在馬上,沿著島嶼溜達一圈便回到了船上。

陳都頭叉手行禮:“大師,這島上莫非荒無人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智慧大師道:“無人,將這幾隻野鹿剝皮煮肉吃了,繼續沿著河水上溯。”

當下就在船上煮肉打尖,吃飽喝足後繼續揚帆划船逆流而上。船沿著淡水河拐彎向東南行駛,划行到小河與大河相交之處,在河的東南岸邊終於看到了水田,水田的稻穗已長成,還未曾成熟。

軍士們看到有了人煙便緊張了起來,智慧和尚問道:“以前可是探查過此處。”

陳都頭抱拳道:“啟稟大師,此處前歲來過,未曾有過耕種的痕跡。”

智慧和尚未曾言語,會耕作的只可能是閩越移民,生番是以遊獵為生。他暗暗奇怪,既然有人煙,為何沒有船隻,這些閩越移民莫非不懂得捕魚?看地圖此處離基隆分明不遠,為何一直未曾見他們翻越大山來到基隆海邊?

和尚吩咐船工爬上桅杆檢視,一個瘦猴子司繚立刻伶俐的爬了上去,手搭涼棚極目遠眺,大呼道:“大師,東邊瞧見一處村莊。

和尚立即下令停船靠岸,吩咐將士們著甲,騎軍全部上岸,步軍留守船上,有突發情況便順流返回,騎軍隨他沿河直下,到基隆河口再匯合。

步軍鋼弩上弦壓住河岸,騎軍拉著馬從船上下去,等待騎軍下完,船工抽掉跳板返回船上。

騎軍們整隊後,智慧和尚吩咐分成三隊,前隊二十人包括一名通譯他自己帶隊,中軍三十人也帶一名通譯,由都頭曹閒領軍,後隊二十人由另一名都頭楊展帶隊。和尚一聲令下,前隊騎馬舉盾緩步越過河邊的叢林朝前搜尋,中軍等候前隊前行一百步後再跟隨而來,後隊依然如此。

前隊的通譯名喚黃德一,只是個福建泉州運鐵礦來臺灣的普通篙工,騎馬才剛剛學會,此刻咬緊牙關,身上直打哆嗦,就怕冷不丁射來一隻冷箭。

越過河邊的樹林後眼界開闊,和尚手一揮,騎軍們放下盾牌,昂首看去只見前方五百步左右有一小寨,建有寨牆,寨牆上有人正慌張的來回走動,顯然是看見了大船上的白帆,外間的人全部躲進了寨子。

和尚一看四周全是田地,一馬平川,不可能佈置伏兵,於是大手一揮,後面兩隊圍攏上前,七十餘人馬蹄隆隆,衝向寨子。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