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硝系含硝石礦物及硝土提煉而得,為白色玻璃狀柱狀結晶或塊狀。只有火硝提純後才能製作火藥,而芒硝可直接鞣製皮革,或製作純鹼,純鹼也可鞣製皮革,也可製作洗衣粉。
不管如何芒硝有了,鞣製皮革便可行,吳夢便去了州衙,請燕肅釋出通告,招募會鞣製皮革的百姓。
燕肅詫異道:“先生,鞣製皮革在下雖然不懂,但也知道需要芒硝,臺灣現在沒有芒硝啊?”
吳夢道:“燕知州,三司不知道怎麼搞的,從四川調派的硝石又有芒硝又有火硝,芒硝要弄成火硝麻煩的很,這些官員也真是太不懂行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燕肅哈哈大笑:“某雖是文官總也懂得做火藥便是火硝,這芒硝如何可用?”
聽到有了芒硝,燕肅便叫來書辦,吩咐張榜出去招募皮革匠人,他考慮的很是周全,一併招募會製鞋和縫製皮袍的工匠,男女不限。
說來也巧,村子裡頭還真有一對夫婦會弄這玩意,男人叫李十二郎,渾家周氏,來自於陝西路,兩人祖上便是做皮袍和皮靴的。
党項入寇時作亂後便逃離了家園,隨著流民來到開封,可他們在開封沒有用武之地,聽說江南富庶,便又沿著運河南下到蘇州謀生。
正巧碰上丁大勝招募前往臺灣屯田的百姓,夫婦倆身上的銀錢已經用光,還帶著一個六歲大的孩子,只得應募來到臺灣。
剛來的半年什麼苦都吃了,夫婦倆分開住在集體寢室,孩子蒙學,男人開荒墾田,女人壓蜂窩煤、做飯,累得像條狗,兩夫婦一見面便互相埋怨,不該來到這蠻荒之地。
等到前年糧食豐收,年底又蓋上了兩間瓦房和一間小灶屋,現在吃喝不愁,官府收的地租僅僅三成,兩夫婦又高興的初一十五燒香拜灶神,求神仙保佑如今的好日子能歲歲年年。
這一日黃昏時分,孩子從村學回來,蹦蹦跳跳回到家裡,見到母親周氏便沾沾自喜道:“娘,今天村學的先生誇我算術學的好。”
周氏滿面笑容的看著兒子,慈愛的摸摸他的臉:“我兒好好蒙學,將來考個進士郎。”
孩子滿臉自豪的說道:“孩兒定然如母親所願。”
他卻不知大宋天下幾千萬人,三年一次的省試才錄取幾百人,當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哪有那般容易。
周氏溫言道:“你好好溫書,娘去做飯,你爹快回來了。”
說罷便向灶屋走去,飯還未做好,丈夫便挑著一對籮筐回到家中。
一家人上桌吃飯,晚飯倒也簡單,白白的大米飯加上用豆油炒的兩個素菜,如此的生活在大宋已是小康水平,有菜有油有大米飯,大宋本土不少百姓還吃不上這麼好的飯菜。
李十二郎對渾家說道:“娃他娘,今日某隨里正前去衙門交糧,見衙門貼了佈告,便央求里正讀了一遍與我聽,衙門招募皮革匠,每月給錢四貫,男女都要,娃他媽,你我二人前去每月可得錢八貫,做的好了還有賞錢,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周氏先是一喜,然後又神色凝重的說道:“娃他爹,雖是好事,若是做的不好官府不要咱們瞭如何是好?”她是再也不想過那顛沛流離,吃了上頓愁下頓的生活。
李十二郎道:“娃他娘,官府早就公告過,凡臺灣戶籍人士,一旦不想務工者便可返村種田,保證人人有田種,有工做。”
周氏點點頭道:“既如此,明日娃子上學,我二人便去衙門看看。”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