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在東方地平線上剛透出縷縷紅霞之際,方旭等執戟甲士就被賈桂賈大旗長集結在一起訓話,稍後又讓他們檢查各自的武器裝備,最後才帶領所有人匯聚於顏都尉的帳前聽令。
大戰在即,新九十九軍殺氣騰騰的列陣在高陵城東城門前,旌旗招展,與佔據地利的南蠻人相互對峙、挑釁,滅寇軍希望南蠻人能夠出城交戰,速戰速決免卻攻城之苦,而南蠻人則希望暫時勢大的滅寇軍主動攻城,把他們耗死在這裡,為已方調遣原本為其準備的大軍爭取更多的時間。
高陵城歷史悠久,是渭東府境內一座很有名氣的商貿大城,同時也是附近三千里範圍內首屈一指的龐大城池,其佔地足有百餘里,是橫亙在滅寇軍前往虎牢關解圍不可繞過的第一要道,其身後就是滅寇軍此行能否順利解圍虎牢關的最後一道關隘日月關。
要知道如今的日月關可是與煙霞關、天鼓關並稱為虎牢關前的三大門戶,是百年前中央朝廷為抵禦被叛軍佔據的高陵城、雲翳城、渭南城而特意修建的,當年也曾為大乾王朝立下汗馬功勞,不想而今卻成了滅寇軍解圍虎牢關的攔路虎。
高陵城、日月關、虎牢關三者成一條直線,若想強行繞過高陵城而攻打日月關,屆時必定會被位於其身後的高陵城所攻擊,屆時兩面夾擊之下,神仙也難救滅寇軍將士的性命。
顯然巫顯堂就很懂其中玄機,手下剛稟告附近有乾兵出現的蹤跡,他就果斷做出了決策,並及時收攏附近人馬藏兵於高陵城,如今以逸待勞在此等候滅寇軍前來攻城,只此一舉就使滅寇軍想靠偷襲取得高陵城的計劃落空。
高陵城牆寬二十丈高十五丈,巍峨壯觀,箭樓密佈其中,以磚石、糯米砂漿和黃土等材料築砌,可以說是極為堅固,只東面城牆就擁有大小十道城門,一大九小,最大的名為東門,若與之相比,其餘的九個只能算是門洞,是為方便過往居民出行而開闢的狹小門洞。
如今城牆上的垛口間,不時可見南蠻猖兵猖將的蹤跡閃過,這讓列陣等待命令的方旭等執戟甲士皆望而生畏,原來經過這幾日不間斷的攻城,他們對於這些南蠻猖兵猖將的實力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射箭精準,兇狠嗜殺,悍勇無比,又不畏死,如今高陵城被滅寇軍四面合圍了八天有餘,他們仍能亂中有序,緊守城牆,實在不容小覷。
太陽高照之時,東城門下,接二連三的響起了咚、咚、咚、的戰鼓聲,聲勢浩大直衝雲天,早已等待多時的滅寇軍執戟甲士,紛紛揚起手中的兵器,大聲叫囂,戰意昂揚。
忽有一人手提一杆鎏金渾鐵戟,驅動座下異種火龍駒緩緩向前,位於其後的滅寇軍執戟甲士們亦緩緩向前。
其人氣宇軒昂,赤臉黃鬚,頭戴獅子盔,腰懸七星寶劍,身穿七星銀龍甲端坐馬上,手搭涼棚遙視城牆,這等英豪模樣,讓在其身後遙遙遠觀的方旭目眩神迷,暗道,“真乃大丈夫也。”
沒錯,這人正是新九十九軍的主將鎮南侯曹騰虎軍主大人,一個世襲繼承父輩功蔭的年輕俊傑,此刻只見他大手一揮,軍陣中處於重重保護的投石車便拉開了今天大戰的帷幕,緊接著雙方身懷絕技的高手們便各使秘法互砸,見招拆招,互相消耗,直至筋疲力盡,最後退出戰場恢復元氣。
話說兩軍大戰,若各自擁有修行有成的高手存在,都是由他們發動第一波試探性攻擊,若這一段階段棋逢對手不分勝負,這個時候就由雙方各自麾下的甲士們一決雌雄,勝者為王。
果然今天又不出所料,雙方在秘法交戰中沒有分出勝負,這時甲士們果斷出擊,都想趁對方不備一戰定勝負。
自然這幾日發生在高陵城的大戰也不例外,大戰前都想用威力巨大的秘法給對方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然兩者勢均力敵旗鼓相當,每天如此折騰許久也無濟於事;緊接著雙方就各自使用殺傷力巨大的攻防器物,直到把對方儲存的飛石消耗一空;然後就輪到雙方的弓箭手出場,各自在盾牌,城牆垛口的掩護下,展開大規模的密集攢射,自然是能殺傷多少就殺傷多少;最後才輪到步兵出場幹那一錘定音的買賣。
新九十九軍今天運氣不錯,經歷過一輪又一輪的投石車大戰,他們不但成功摧毀了敵人的三段城牆,已方的遠端攻堅器械還能殘留一二,這對於即將展開攻擊的執戟甲士們而言是個不折不扣的好訊息,總算不用時時提防,來自頭頂,一砸倒一大片的催命飛石。
也是論物資、器械的消耗,被圍困在高陵城內的南蠻人,他們的物資供應總量是有限的,今天多用一點明天就少一點,而在城外已經佔據九座城鎮的滅寇軍可謂是優勢盡顯,要人有人,要物資有物資,還有來自身後朝廷源源不斷的供給。
到了這時,有了前三輪不間斷的消耗,東城門攻堅戰的重任,就輪到位於軍陣最前方的執戟甲士們了,只見他們尋隙推著攻城車、雲梯,頂著頭頂的箭雨快速靠近了城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就是新九十九軍今天的攻城計劃,先照例發動一波接一波的小規模攻擊權當佯動,以此繼續麻痺城牆上南蠻人的心思,讓他們誤以為城下的新九十九軍不會在今天大舉發動總攻。
這樣既消耗了南蠻人的守城器械,也能讓他們放鬆警戒,等南蠻人將駐守在這裡的猖兵猖將調往他處支援時,新九十九軍今天發動總攻的機會就來了,而後兵對兵,將對將,殘酷的攻城戰便正式開始。
正是依靠著這虛虛實實讓人不知道真假的戰術,滅寇軍才一點一點的佔據了圍攻高陵城的優勢,將其過往積累的一應戰略物資緩緩消耗一空。
嗖、嗖、嗖,面對城牆上南蠻人弓箭手不時射向自己的羽箭,方旭連眼皮都不抬一下,原來經過這些天接二連三的大戰,他早已不是初上戰場的雛鳥,對於射向自己的羽箭,觀其速,就已經有了較為精準的判斷,就眼前這些羽箭根本就射不穿赤火蟒寶甲,乾脆就置之不理,專把目光投向那些對自己有威脅的羽箭身上。
此時他們已經處於軍陣的最前沿,下一波攻擊就該輪到他們第四衛出擊了,果然不久之後,第四衛的校尉張晚大人忽然高高揚起手中的長柄渾鐵戟,位於其身後的大旗立刻揮舞,顏都尉就率領已經滿員的麾下執戟甲士們快速跨護城河,越過躺在地上的一眾同袍軀體,避過一個又一個的障礙物,很快他們距離城牆就已經不足五丈。
這時身在其中的方旭,忽然抄起一面地上無主的等人高精鐵盾牌,然後一手舉著盾牌,一手扛著大鐵斧大步向前,險之又險的將人稱王猛子的隊長護在身下,這才讓王隊長險之又險的避過了來自頭頂的死亡威脅。
今天第四衛的攻擊目標是最難啃的東城門,如今城牆上擠滿了南蠻猖兵猖將,和一些早已投降了南蠻人的乾人,這其中既有貪生怕死的殘兵敗將,也有被南蠻人威脅逼迫參與守城的普通老百姓。
如今這些乾人不但給滅寇軍佔領高陵城造成了巨大阻礙,而且還教會了南蠻人在短時間內,就熟練的掌控了城內各種軍事設施,特別是那些註定已經無法回頭的殘兵敗將,他們為了不被事後清算,對曾經的同袍下手尤為狠毒,不但親自出謀劃策,還強令城中的百姓、匠人制造了無數令滅寇軍膽寒的防守利器。
就這樣方旭一手舉著盾牌,護著隊長一步步靠近了東城門,然後第五都的執戟甲士們接手了巨大攻城車,開始了今天猛烈的撞擊東城門,然而東城門是由墨家匠人與鍛造大師共同精心打造而成,所造的兩扇重達上萬斤的精鐵城門,任由巨大的攻城車不斷撞擊,也堪稱紋絲不動,這就給了高居城牆上的南蠻人機會,密集的羽箭、滾木礌石,好似不要錢的扔下,更恐怖的是還不時伴隨著一鍋鍋滾燙的熱油當頭澆下,如此只數輪攻擊就讓城下參與攻擊的乾兵焦頭爛額,死傷慘重。
很快攻打東城門的危險就超出了他們所有人的預料,在那些居高臨下,手段迭出的南蠻猖兵猖將手中,第五都的執戟甲士們出現了很大的傷亡,就連曾經在大蟒嶺一戰中大顯身手的五位軍中武道高手都戰死了三位,僅餘一人護著顏都尉還在堅持戰鬥,如此那些修為低下執戟甲士們的下場可想而知,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們終於等到了撤出戰場的命令,由新九十九軍第二幢組織人馬繼續攻擊。
今天的方旭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堅持到了撤退的命令,不幸的是他被南蠻人打成了重傷,這一戰中他為了護住王猛子隊長,不但多次被敵人的滾木礌石砸中,還身受多處箭傷,尤其是射穿他左臂、左小腿和右腳掌的三支羽箭,給他的行動構成了致命的威脅,畢竟這樣的兩軍大混戰,個人的些許強弱實在是微不足道,若非赤火蟒寶甲有御火之效,他今天還險些被守城的南蠻人燒成齏粉,撤退時要不是有王猛子隊長親自架著他走,他都跨不過那簡易的跨河橋。
據戰後統計僅東城門攻堅一戰,顏都尉麾下的第五都執戟甲士就減員過半,在撤出東城門攻堅戰後,他又率領還有一戰之力的近百人回到張晚校尉大人旗下聽命,其餘人則送入後方營地救治。
很快,被抬入營地帳篷救治的方旭就見到了很多的熟人,第九旗旗長賈桂,第三隊隊長王猛子,旗隊中所謂第一高手的郭力、鄧義府、陳春鷹等十餘人,這些人待簡單處理好傷口後,便聚在一起認真分析,最後得出結論,今天大概是他們這些人命不好,才會讓他們這些短命鬼去啃那最難啃的東城門。
如今第九旗隊還活著的人都躺在這裡了,攻堅東城門這一戰可以說幾乎讓他們滅旗,至此與方旭同在一間死牢房內待過的11人,僅存他一人還幸運的活著,由此可見這炮灰般的丙等執戟甲士有多不好當,想要靠此脫離罪籍有多不容易,當真是比九死一生都還要艱難。
東城門攻堅戰持續了一整天,滅寇軍一直在等待南蠻人自行露出致命的破綻,無奈守城的是南蠻十八部中的青魚部族長巫顯堂,其人本就擅長武藝謀略、又身經百戰,在他的指揮排程之下,城牆上的南蠻猖兵猖將進退得宜,而後在他們的拼命防守之下,利用夜幕降臨的機會,險之又險的將本以登上城牆的滅寇軍執戟甲士通通趕下城牆。
而後又是持續數天的攻城戰,處於防守高陵城一方的南蠻人明顯更加謹慎了,每次總是能有驚無險的守住高陵城,讓滅寇軍沒有越過高陵城分兵奪取日月關的機會,這樣一來不想腹背受敵的滅寇軍就只能與其在這裡僵持。
喜歡蜀山長樂世界請大家收藏:()蜀山長樂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