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 往昔如夢

“我當然喜歡啦,這是我們兩人的家!”女子笑嘻嘻的說道。

男子聞言,微笑不語,法訣運轉間,一處空間便是慢慢形成。可見這男子的修為,已經到了運用規則自如的程度。

在這時,落日黃昏到了,天邊的彩霞極其燦爛,女子望向天邊,她的一張俏臉也是照得紅撲撲的。這時她突然道:“我們這家已經建成,不如就將它放在這雲霄之中。至於入口之處嘛!”

秋若寒這時候自語道:“落日照黃昏,天地一色明,雲霞明滅處,昆侖入境門!”秋若寒的言語,與他腦海中那女子異口同聲。

“怎麼樣?是不是很有詩意,很有神秘感?”女子拉著男子的胳膊,頭靠在他的肩頭,望著那雲霄之處的石門,一臉笑容。

在這時,秋若寒彷彿身入其境,似乎那女子又拉著他的胳膊,靠在他的肩頭,這副畫面,實在太美了。只是當他回過神來,卻只有淩冽的寒風呼嘯,將他一頭花白的長發吹得亂糟糟的。

到了這時,秋若寒望著天邊,神色很是悽苦,他拿出木雕和匕首,腦海中憶起蘇柔雲的樣子。他的右手微微一動,這一刀刻下去,卻是成了人的一張臉。這張臉栩栩如生,面容姣好,正是蘇柔雲。

秋若寒微微搖頭,自語道:“不,就算是再像,這也只是一截木頭,柔雲,十個甲子,何時才是一個盡頭啊?”

秋若寒此時又露出掙紮神色,他很想一口氣將這木雕全部完成,可是他卻又害怕完成。終於,他還是將匕首和木雕收了起來,隨後便是拿出一個酒壺,狠狠的灌了好幾口。

他看了酒壺一眼,苦笑道:“都說酒能解千愁,能忘思念,可是我怎麼覺得喝得越多,這愁緒更上心頭,這思念的味道更是濃鬱,看來是古人欺我了”

“不對,古人怎會欺人呢?嗯,是的,是因為我喝不醉麼?可是什麼時候開始,我的酒量竟然這麼大了?”秋若寒此時思慮有些混亂,臉色略顯疑惑之色,一人獨飲胡言。

黃昏漸近,一輪紅日掛在天邊,天地被染得一色通紅,秋若寒的腦海中又出現那女子。這是一處奇特的環境,山嶽綿延起伏,森林茂密,在那綠色的大地上,一條河流蜿蜒而過。

河水清澈,山峰倒映在水裡,很是美麗。可是這裡沒有星空,沒有日月,只有一點光亮自天際而下,照亮了整個空間。女子站在石門邊上,望著外面的紅日,說道:“要是我們的家也有日出日落,明月星空,那就好了!”

男子聞言,道:“我們的修為只有如此境界,能造萬物已經不錯,星空日月倒是有些遙不可及了!”

女子一聽,便道:“星空無盡,要擬造出來,的確是不可能,不過日月嘛,我曾在古籍上面讀到過。說這天地生成時,點亮天地間的那一縷天維之光,便可化作日月!不僅如此,若能聚集三道天維之光,便是衍化一片天地,也不是不可能!”

男子一聽,興趣頓來,說道:“那我們該去哪裡找這天維之光呢?”

“天地的盡頭,或許會有!”女子答道。

秋若寒輕聲道:“天維之光,天維之光,我們找到了,可是,唉······”秋若寒又想起了痛心的事,頓覺心中壓抑苦悶,不知覺間,便又喝了好幾口。

夜來臨,天空中繁星點點,雲河城中,也是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只是在那昆侖峰頂,秋若寒獨自站在夜風裡,孤獨自心中點燃,燃燒了他的全身。他又自語道:“裂魂陣,神魂殘缺,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怎麼就那麼心急呢?若是能看一下你的身體,或許就不會這麼疑惑了。”

“你知道麼?我好想現在就開啟我們的家門,害怕石門開了你怪我早早歸來,更是害怕開啟石門你不在,那樣子,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可是六百年後呢,我這是在自欺欺人麼?”

就在這時,漆黑的夜空中突然出現一青一紅兩片火海,火海點亮了整個蒼穹,令得繁星失色。一聲驚天鳴叫聲,只見青鸞火鳳煽動雙翅,往昆侖峰頂上來。見到立在山頂的秋若寒時,便又發出幾聲歡快的鳴叫。

這叫聲傳蕩天地,令得整個虛無境都震動起來,虛無境的人紛紛出動。張欣此時正站在一座峰頂,這時她美目中神芒一閃,便是飛身而出。同樣,出動的還有蘇君河,蘇啟明,淩月霜,因為他知道青鸞火鳳是鳳凰後代,只有蘇柔雲才能近其身。此時這青鸞火鳳歡快的鳴叫,是蘇柔雲出境了麼?

四人修為都很非凡,可是等他們出了虛無境,來到昆侖峰時,卻是唯見茫茫黑夜,再無他物。蘇君河微微嘆息一聲,道“走吧!”

淩月霜和蘇啟明也是走了,只剩下張欣一人。張欣望著青鸞火鳳飛去的方向,沉默不語。

第二天,太陽自東方升起,天地間一切照舊。秋若寒站在神河邊上,看著滑翔嬉戲的水鳥,他不禁沉默起來,如今到了這中州之地,昔日古人也好,仇人也罷,他雖也不想見。只等到甲子之約,能見到心愛之人,而後便與她遨遊虛空,過只屬於自己的生活。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為幾何歡!”秋若寒腦海之中,不僅有今世的記憶,更是有那萬世纏綿的經歷。仇也空,恨也空,唯留一縷情絲藏心中。

如今的秋若寒,除了與這片天地間那說不明道不清的那丁點聯系之外,他能看重的便只有那份情了。他知道,只要他斬下歷歷過往,他的道必會進入到另一個全新的世界。可他是秋若寒,所以他捨不得斬斷,也不會斬斷,正如他所說的,他的道不需要天地的承認,所以便沒有了放下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