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遭受如此的打擊,實在有些扛不住,在城外埋葬了她的兒子之後,回去的路上,經過宮門口,心力交瘁下,便有了臣看到的一幕。”
劉徹沉默了,
然後出了一趟宮,
想了解一下,民間為什麼會有這類事情發生。
經過打聽,劉徹才知道,在古代,難産率竟然是達到了可怕的百分三四十,加上各種原因,幾乎每生一個孩子都是一次磨難……
首先由於條件限制,古代孕婦很容易因難産或産後大出血,而性命不保。
但很遺憾的是,這在當時換來的不是更多的憐惜,而會被視為“血光之災”,孕婦分娩因此為“不潔”,在家生産是大忌諱!丈夫陪産更是奢望。
所以從秦漢時期一直到清朝,人們往往在墳墓或道路旁,臨時搭一個草棚做産房“舍丘墓”“廬道畔”)。你是從路邊撿來的,或者是石頭裡蹦出來的這類話並不是無跡可循,而是真真切切,因切身體會,才從古代傳下來的苦笑話。
回到宮裡面,劉徹很想發一道詔令,來斥責這些陋習,但他知道,這根本就於事無補,天下人不會聽從這種背棄傳承的詔書,只會反感,進而引起動亂。
最後,他只發了一道緊急命令,就是召見丞相衛綰,想好好先處理一番生育問題。
殿內氣氛明顯有些壓抑,踏進殿門的衛綰察覺到不同尋常之處,又見劉徹一臉鐵青,小心翼翼道:“不知陛下招臣過來有何事相商,臣一定肝腦塗地,盡力為陛下解憂!”
“哼,解憂?朕的憂慮你是解不開的,這還得朕自己盡力而為!”頓了頓,劉徹又道:“朝廷的生育令是何種內容?丞相為朕解答一番吧!”
衛綰沒有遲疑,立即回道:“建朝初年因人口過少,高祖曾下令,凡是年滿15歲的女性,若是沒有嫁娶,那就需要交120錢的稅,而此命令一下,家中貧窮的人家迅速嫁女兒,人口數量在之後幾年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高祖之後,文帝為進一步促進人口增長,直接將稅提升到了600錢。”
劉徹很清楚,600錢足夠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生計了,這條計策雖然徹底解決了漢朝的人口問題,然而它也將女子淪為生孩子的工具。盡管是因春秋戰國、楚漢爭霸等戰伐而民生凋敝,萬般無奈的做法,但劉徹還是很不理解。
“這條法令也該廢除了!”
“陛下,此事得經朝議吧……”
又是劉徹新做的驚堂咣咣一響,“這事,朕說了算!”
“那陛下打算施什麼法令?”衛綰苦笑道。
“戰國時,越王勾踐用土地招攬人口,並大獎生育的孕婦,人口的增長同樣迅速,為什麼朕不可以效仿他的做法,大肆稱贊婦女生兒育女,獎勵那些孕婦呢?
用苛政來維持人口增長,終歸是治標不治本,必須要讓人們實實在在體會到好處,才會心底裡預設多育多生是隻好不壞的吧!”劉徹不緊不慢道。
衛綰嘆了一口氣道:“這得耗費多少財物啊!”
“這還不簡單,政令是可以變的,到時候依時間改變獎勵的力度不就行了?”劉徹看了他一眼,解釋道。
這是主意已定啊!自知勸不動了,衛綰回道:“既然陛下都想好了,那臣也不再多嘴了……”
“行了,你先退下吧,朕要去寫詔令了,明日就可以詔告天下!”
這麼快?衛綰發現自從跟了這位新帝後,慢悠悠的性子都被逼著改掉了。這種速度,他們做臣子的,根本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偏偏他還提前說了,
這是最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