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五章推恩令,考慮一下?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廣與自已在敦煌郡相會,且並肩作戰的那些征伐兵戈,無論是兇險,還是酒暖話熱的揮別,一幕幕掠過,猶在眼前一般。

不過很多事情都只是一時的,僅僅幾個月時間,邊境的狀態就又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韓安國一想起來就十分揪心。

他從匈奴人那兒奪來的馬匹羊群被搶回去了,匈奴人耀武揚威的樣子,實在可惡。

郡中一處軍帳內,

韓安國的不甘心,促使他認真查閱了地方上,為數不多的典籍,還細心研究了一番當年李牧屯兵的每一個細節。因為那一代名將,他也有擔任北地都尉的經歷。

被調過來邊塞擔任太守,先帝大概是念他當年勸梁王有功,又加上對自己輔佐梁王的顧忌,才會重用他邊塞為官吧。每每想來,韓安國不知道他是應該歡喜還是憂傷。

不過既然當今天子無意調他回京師,充分信任他,韓安國也就安心屯守這沖突之地了。

看完了那些典籍,並且嘗試著思考之後,他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在城外加固了城牆,完善這一壁壘。又招募了壯丁,大加訓練。

當然,韓安國訓練時十分嚴格,幾年時間,所募士卒已經對戰陣十分熟稔。

這是一個微風的夏日,匈奴小股軍隊入侵,他們不死心地又來了,韓安國打探到風聲後,直接率部阻擊,與他們硬剛,全殲敵軍於塞上。

當地百姓不久便獲悉了這位郡守的功績,在各方縣令的領頭下,抬來了羔羊酒釀犒勞軍隊,盛贊韓安國治軍有方。

那日夜晚,月光清輝之下,韓安國便將屯兵概略寫成奏報,又與自己的幾場小戰功結合陳述,送往了長安城。

沒過多久,六百裡加急就送來了劉徹的詔令,那信中對他褒獎有加,稱其與李廣一般,堪為邊郡表率,並免下了敦煌郡的一年賦稅。

也就是那一夜,他一人坐在帳中,不肯入睡,喜悅洋溢在胸中,久久不願釋懷,輕輕地撫摩著虎頭帽。

虎頭帽是近十年前劉徹送給他的,他一直儲存著,每感於皇恩浩蕩,便會拿出來觀看,寄託敬意。

可誰也沒有想到,幾天後一則來自細作探知,得來的情報,竟讓幾年間身經數十戰的韓安國,間接地改變了對此時戰局的看法,換了一種思路。

這則情報上說,匈奴人不知為何,已經遠去,還伴著悲涼,消失在了茫茫大漠之中,邊陲也許久都沒有看到匈奴軍隊的蹤影了。

距城牆大約有二百裡的小鎮上,每天都是漢人與西域諸國百姓易貨的繁榮景象,偶爾也會有匈奴牧民來此交換貨物,韓安國也只是笑著隨他們去了,他沒必要再起戰端……

轉眼間秋日便如期而至了,早在春季就拓過墾的那一壟壟荒田,在此時發揮了汗水的作用,如今都飄著對農人來說,那誘人十足的禾香。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