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查閱奏章之時,一封來自河內郡守的奏章,引起了劉徹的關注。
他說了什麼呢?他說前幾天因為天氣逐漸炎熱,一戶人家做飯時,不慎引燃了茅草,木屋直接騰地燒了起來。
要是這樣的話,還不算大事,頂天了也就是消防事故,不過事情卻是擴大了影響,因為不僅鄰居受到了遷連,整個村子乃至隔壁村子,幾千戶人家都遭了殃(史記有記載,略刪改)。
頓時火花滔天,火勢止不住的兇悍,乃至於方圓幾裡變成了火的領地,幸虧周圍有河隔著,才沒有繼續作大,慢慢熄滅了。
由於發現的早,雖然因為水源太遠,救火變成了杯水車薪,但人員傷亡降到了最低,僅有幾個冒險救火的人被燒傷了甚至燒死了。
沒辦法,誰叫被燒掉的糧食是他們活命的保障,總有人會不惜用生命,去換取以後生存所需。
火勢作大,還有一重原因,是村子周圍便是農田,作物快要收割了,幹躁不已,農田中又沒有水,風助火勢,更是越燃越旺,乃至於不可控制,幾千戶人家直接變成了無房無糧,還得拖家帶口的流民。
這在當時已經是重大事故了,劉徹也不得不考慮流民的安置問題,這近萬人流離失所,可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
自己是去不了的,那麼派誰去呢?想著想著,劉徹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汲黯,似乎這件事該他處理來著,反正最近也有冷淡了他,把他請出來,再熱一遍也不錯。
金華殿內,
劉徹與汲黯席地而坐,地上一層坐墊,兩人面前是一張矮桌子,兩人坐的位置,剛好是面對面。
汲黯此時正拿著奏章觀看著,臉色略有沉重,眉頭也是緊緊皺著,難以開啟,似有不忍。
看完後,汲黯放下奏章,沉聲問道:“這河內郡大火一事,確實發生地突然,上萬人失去了根基,不知臣能為陛下做些什麼?”
“朕想欽命你過去看看,瞭解了實情以後,再回來秉公稟告,朕再處理的話,也更順暢的多。”
劉徹點了點頭,把自己想請他代朝廷探訪民情的意思,說了出來。
這場大火涉及到的,必定不會太簡單,不把情況瞭解清楚,劉徹也不好貿然下決定。
正愁沒機會表現能力呢,這對汲黯來說,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當然不會不願意。
忙拱手道:“臣食君之祿,未能建樹,本是臣之罪過,方今陛下有託,自是半點不能拒絕。
況且臣對此事也有興趣,想為民請命,盤查清楚其中的旁枝末節,小小的火災遷及數千戶人家,不過去看看,哪裡知道會不會是有人動了手腳?”
劉徹笑了笑道:“你之所憂便是朕之所憂,既然你有心,如此也是最好不過的了,民為國之根本,民不順國不昌,孟子所言甚有道理,今日你為朕操勞,回來之後,朕必賞你!”
“臣受之有愧,只願陛下多給臣辦差的機會便可!”
“哈哈哈,朕敬你一杯清茶!”
舉起茶杯,又直接給他倒滿一杯,劉徹咧嘴笑道。
陛下總是那客氣,前番自己大鬧朝堂的時候,他也沒說過要處罰自己,可汲黯他明白,換作先帝的話,可沒那麼好相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