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最後陳景書和吳玉棠一合計,幹脆找人大量印製,然後在陳景書的書鋪裡出售。

三十篇制藝不過薄薄一冊,價格也不貴,又是最新出品的科舉風向標,頓時引起了購買熱潮,陳景書居然小賺一筆。

當然,因為其中還有帶草社其他人幫忙,因此這回賣書的收益有三成進了帶草社的賬面。

陳景書對此不在意,反正他自己沒怎麼辛苦就有錢賺,誰還嫌棄這個了?

不過這回的事情倒是給了陳景書靈感,於是很快,除了鄉試的文集,陳景書很快又出版了帶草社自己的文集,這年頭有些規模或者路子的文社也有出文集給自己揚名的,並不算少見。

帶草社的文集中陳景書的和吳玉棠的各佔十篇,其他人的一共三十篇,除了一共五十篇制藝之外,陳景書還附上了他和吳玉棠一起寫的分析點評,有案首和小三元的光環在,這文集自然是不愁賣的。

何況比起念著考舉人的,念著考生員的人可更多呢!

於是這本帶草社制藝文集居然賣的比鄉試那本更加火爆。

陳景書不由在心裡嘖了一聲,果然啊,人出名之後,手上又有便宜的條件,想要賺錢還真的不太難。

之後陳景書幹脆學揚州那個有名的翰墨社,定期出版帶草社的文集。

只不過翰墨社是擇選揚州本地當年的制藝文章一百篇,一年一冊,且沒有點評,帶草社的文集則是一月一次,且只選社員的優秀文章,一般會有批註和點評,那些家境普通,沒有能力請名師指點的讀書人常能從這裡頭學到一些制藝的技巧,因此也頗受歡迎,何況陳景書對這種文集的印刷質量沒啥要求,基本是最簡單基礎的印刷裝訂,如此一來在價格低廉,薄利多銷的思想之下,收益不降反增。

自然了,因為這年頭沒啥版權意識,所以翰墨社出文集是不給原作者付稿費的,陳景書卻堅持,帶草社裡每次只要能被選上的文章,都視情況付給作者稿費。

吳玉棠雖不贊同,卻覺得出一本文集要付出去的不過十來兩銀子,而他們賺的遠不止於此,陳景書既然堅持要給,他也犯不著為這點小事反對。

雖然中了生員,但到底也是十一歲嘛,些許小事,讓著點,寵著點也沒啥。

家裡頭有個年紀比陳景書還要小些的弟弟的吳玉棠這麼想著。

……然後他就發現原本對自個兒寫制藝出版興趣缺缺的陳景書突然變得積極起來了。

吳玉棠:“……”

所以說,陳家大爺是這麼缺銀子的嗎?

連那麼點錢你都要賺啊!

吳玉棠沒好意思直接問陳景書這話,而是私下裡暗示了幾句,並且表示如果陳景書真的缺銀子使,他手裡還有些閑錢……

陳景書無奈道:“多謝好意,只是……我暫時並不缺什麼銀子。”

開了幾家小作坊,又有生意火爆的糕餅鋪子,濟養院那裡並不太需要陳景書花錢了,何況前頭還有上千兩銀子存著沒用呢。

吳玉棠遲疑道:“可我見你這些日子寫制藝……特別積極。”

陳景書:“……”

他遲疑了一下才問:“你難道不覺得這種自己寫文章賺點小錢錢的感覺很令人開心?”

吳玉棠面無表情的搖頭。

一篇文章也就二三錢銀子,對家境普通的社員自然算個補貼,若是一月能選上一二篇,都能買點肉一家子吃了,可對於吳玉棠來說,這點錢真的看不上眼啊!

陳家……比吳家豪富多了吧?

見陳景書搖頭嘆氣,一臉你不懂的表情,吳玉棠最後只好把這個歸結為……果然景書還是小孩子吶,有的玩就開心。

如此轉眼接近年底,帶草社又出了一期年末增刊之後宣佈新年放大假了。

陳景書摸摸自己努力從各個方面攢下來的小金庫,約莫也有百十兩銀子了,至於說各家鋪子今年的收益,以及田地的收益那就另算,陳景書覺得什麼經營什麼種地,那些他都很少管,算不得他憑自己攢的小錢錢,這會兒看著自己的小金庫格外有成就感。

於是陳大爺揣著自己的銀子就去了自家的脂粉首飾鋪子。

那鋪子朱掌櫃這才是第二回 見陳景書,頭一眼看過去差點沒敢認,直到陳景書先一步開口了,朱掌櫃才連忙告罪,又問:“大爺今日怎麼來了?如今快到年底,各家採買脂粉頭面的不在少數,店裡正忙亂著呢,大爺要的賬冊等過幾日整理好了一併給大爺送到府上去,何必勞動您親自走一趟呢?”

陳景書一邊跟著掌櫃的往後頭雅間裡坐下一邊才說道:“並不是為查賬來的,賬上的事情各位都是父親用了許多年的老人了,既然之前已經說過,我哪裡還有不放心的?”

朱掌櫃問道:“大爺是有什麼事情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