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章

他又不是說虛話,如今的天氣確實曬人了。

喝完水,陳景書也沒走,而是幹脆坐下和老人家聊聊天,又順便給了松煙一個眼色。

松煙暗自嘆了口氣,跑去老太太那裡問有什麼事情是自己能幫上忙的了。

喝了人家的水,總得幫點忙呀。

陳景書則趁機問起了村裡蓋房子的事情。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蓋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尤其蓋的還是那樣幹淨漂亮的房子。

說起這個,編筐的老頭就得意了:“想你是外地人,不知道吧?咱們附近這幾個村子,可是揚州出了名的,嘿,不僅地種的好,日子也過得比旁人好,吃得飽穿得暖,如今又有新房子住。”

陳景書問了詳細便知道自己這些年說的話確實是有點用的,大概也是得意,老頭基本是問一句答十句。

村裡頭的房子是從去年開始改建的,大家一齊動手,又從外頭僱了擅長蓋房子的人來,這和以往自己亂蓋的房子確實不一樣了,雖然花點錢,但這些年大家也都不怎麼差錢了。

首先是種地,老頭一個勁的誇陳家給的種子好,每年的收成都比別人家的高,産量又穩定,不是今年産量多,明年産量少的。

種子是免費發的,每家多少地都有統計,記下之後根據土地多少發放種子,誰也不敢把種子賣了,否則也是要受罰的,鬧得大了,陳家還敢把人送到官府去。

對尋常百姓來說,去官府就是很嚴重的大事了,何況當初確實抓到有倒賣種子的人,還被官府打了板子呢。

想要把陳家的好種子換掉也是不行的,陳家自己有地,照著種一樣的種子,等到了時節,一畝地大概有多少産量他們心知肚明,地和莊稼就在那裡,你想說陳家是說瞎話都不行。

多一點少一點都沒什麼,但若是少的多了,就肯定要被嚴查,如此一來,大家都不敢隨便打種子的主意了。

編筐老頭只知道種子是陳家發的,卻不知道為這種子陳景書也花費了不少心思。

從大家能夠簡單識字之後,陳景書便開始蒐集各種行業小能手,什麼種植小能手,養豬小能手之類的,自家沒有的,花錢去別家挖牆腳也要挖過來,然後一起優選莊稼。

其中詳細操作陳景書說不上來,總歸種地小能手們知道嘛,他們選出了産量更好的。

除此之外,每年都要舉辦的種植比賽,比誰家種的糧食好,産量高,種地不僅僅是種子,種植技術和方法也很關鍵,因此有好的技術也很重要。

如此一來,每年改進最佳化的種植技術和經過一粒粒精挑細選的,質量穩定的種子,在陳家的土地本身不差的情況下,産量自然不愁。

土地本身的問題解決了,便是解決人的問題。

普通百姓用不起好農具,多數都是木頭材質的,犁地的時候,木頭農具顯然不如鐵質農具好用。

而陳家的農具也是免費發放的,同樣計算每家的用量,每一件都登記在冊,當然也計算損耗,畢竟農具也是損耗很快的物品,若是原本的農具損壞了,只要是在合理的損耗期限之內,都能免費再換新的,當然,要拿著原本磨損的農具以舊換新才行,這可不會平白給。

若是再加上免費提供的耕牛等牲畜,可以說這地想種不好都難。

可這看起來都像是陳家在倒貼錢吧?

並不。

先不提産量高了,本就可以把原本付出的賺回來,就說在種地變得比以前輕松許多的情況下,也能夠空出更多的勞力來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養殖。

豬羊自然是養殖的好夥伴,除此之外,不僅能産肉還能産蛋的雞鴨也是很好的選擇,陳景書之前還聽說過養蚯蚓做雞鴨飼料的,據說能夠提高雞蛋産量,讓人試了試似乎確實可行,何況蚯蚓本身就是個挺皮實的生物,養起來也容易。

牲畜糞便可以在處理發酵後用來養蚯蚓,養出的蚯蚓則喂給雞鴨,雞鴨長得好,産蛋也多,但若論花費,卻並沒有提升多少。

除了這些,有些靠著小山丘的土地也被用來種植果樹桑樹等,額外帶動了養蠶,當然,這些全都是有標準的。

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標準也別想把事情幹好。

識字的人思想更靈活,理解能力更好,而且因為文字的便利,有了記錄之後,對以後的總結和改進都大有好處,這也是陳景書只提個設想,這些事情就能飛速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教育的力量總是在不經意間體現出來。

何況,識字的人放在哪裡都和不識字的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