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陳景書想了想問道:“既然聖上最開始說工部,想必是有緣由的,卻不知為何?”

說起這個,趙載桓也不由壓低了聲音:“父皇想在工部如今的四司之外另設繕營造物司,專做洋人器物,設郎中一人為主管,正四品的官職。”

嗯,從五品到四品,陳景書這當然算是升官了。

只是……

“聖上怎麼突然如此看重這個了?”

陳景書不由有些困惑。

要說皇帝喜歡西洋學說,喜歡西洋器物,那叫人做就是了,如今卻專門設了新部門專管此項,且直接就給了個正四品的官職,這可不是小事。

趙載桓顯然是知道的,因此回答道:“是□□。”

“□□?”陳景書忍不住小小的驚呼一聲:“怎麼突然說起這個了?”

趙載桓道:“其實之前一直有研究□□的,只是都不受重視,前些日子卻出了個新式□□,射程比之前遠,威力也比以前大,而炸膛的機率卻低了不少,父皇還特意去看了排射演練,覺得大有可為,再說這些年洋人的學問傳播的多,也出了不少新東西,由各部根據職能分管固然是好,可效率卻低,更有些把好好的經念歪了的,因此父皇才想幹脆單獨設一部門,專管此時,反倒便宜。”

陳景書心中不由大驚。

心說皇帝不傻啊!

這世上大概就沒人是傻子。

不過再一想,可能這也和歷史不同有關。

在他的世界,那是滿清入關,滿人統治漢人的江山,至少在滿清自己看來是這樣的,哪怕他們入關百年,依舊有種滿人統治漢人的想法,而不是真正的親如一家,因此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不僅僅是要考慮這是否對國家有益,對百姓有益,更要考慮這是否能穩固統治。

何況滿漢還有人口數量差異的問題。

滿清的封閉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綜合了社會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問題所造成的必然選擇。

清朝的皇帝不是沒有睜開眼睛看世界,而是他們明明看到了,卻在種種問題之下,又選擇將眼睛閉上,還要其他人也都跟著閉上,假裝不知道。

大晉卻完全沒有這些問題,大晉的皇帝所要顧慮的事情相比之下要少得多。

那麼在皇帝腦子清醒且能夠接受新事物,又有眼光和氣量的情況下,想要做出改變雖不是很容易,卻也沒有陳景書原本想的那麼艱難。

既有漢唐開放的餘韻,這種精神早已融在了骨血裡,那麼在需要的時候這樣做,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陳景書忽然覺得未來可能並不像他原本想的那樣沉重艱難。

陳景書覺得這應當也是皇帝做出的一次嘗試。

如今大晉雖然沒有擺明說歡迎洋人前來,但實際上往來貿易已經十分寬松,原本活的好似偷偷摸摸的洋人們,如今反而是大家追捧的物件。

年輕人總想從洋人那裡聽到更多的新事物,知道更多的新世界。

在加上這幾年新的學科與舊有的東西相結合,確實有不少非常良性的進步,那麼皇帝做出此種嘗試,也不是不能理解。

當然,陳景書其實也懷疑這是皇帝想要改新格局的一種方法。

他需要打破舊有的局面,那局面從大晉立國起就存在,早已讓皇帝十分不滿,但他之前的做法太慢,如今若有一股全新的力量加入,對舊有的局面産生沖擊,這對皇帝來說,也是他所樂見的。

不過皇帝大概並不打算把大晉的大門對洋人們無限制的敞開,所以他需要先在國內培植起一股新勢力來。

毫無疑問,若工部這個繕營造物司真的立起來了,日後皇帝可以做的事情就有很多。

畢竟,這可不是新設一個部門那麼簡單,而是要開放一個新市場。

到時候會有多少人參與其中呢?

但這是符合陳景書的願望的,因此要說起來,他不僅不排斥,反而非常樂意去做這件事情。

趙載桓看著他的神情就知道陳景書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由又失望又生氣:“你是一定要去的,對不對?”

陳景書才剛一點頭,趙載桓便猛地站起身:“算孤看錯你了!”

生氣的趙載桓覺得,在陳景書心裡,果然還是升官最重要,根本就不在乎他!